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9日电(李雪娇)在时代发展的浩荡浪潮中,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如璀璨新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这些新兴领域也面临着党员分布散、流动性强、组织覆盖难、作用发挥弱等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汤旺县以党建为引领,勇立潮头,积极探索“三新”党建的创新路径,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聚焦精准排查 变“隐身党员”为“归队先锋”
汤旺县深知,“三新”领域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底数,让“隐身”党员亮明身份,找到组织这个温暖的“家”。为此,全县上下下足“绣花”功夫,以全域动态排查为笔,绘就了一幅精准细致的党建蓝图。
全域动态排查摸清底数。汤旺县摒弃了“守株待兔”的旧思维,转而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组织力量深入非公企业、物流站点、外卖平台、社会团体等“三新”领域聚集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拉网式”“地毯式”摸排行动。通过建立“一企一档”“一社一档”电子台账,精准采集企业信息、职工党员等关键信息,确保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目前,已累计排查登记“三新”领域党员36名,建成了党员动态数据库,并实现了季度更新,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条块协同织密管理网格。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三新”领域党员,汤旺县创新构建了“条块结合、双向发力”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依托市场监管、民政、交通、网信等行业党组织,将党建融入行业管理服务,精准掌握本行业党员动态。另一方面,强化属地兜底责任,由乡镇、社区(村)党组织承担日常联系、教育管理和关爱服务职责,确保党员“落地有人管”。通过建立行业与属地党组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的工作格局,有效解决了“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难题。
双线服务畅通归队通道。针对“三新”党员工作节奏快、时间碎片化、转接不便等困难,汤旺县开通了线上线下“双通道”。线上,开设组织关系转接“绿色通道”,实现“指尖办理”,让党员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组织关系的转接。线下,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专员”,提供政策咨询、关系转接、活动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让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近一年来,通过“双通道”成功接转组织关系或纳入有效管理的“三新”党员达40余人次,为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机制创新 变“组织覆盖”为“活力激发”
在摸清底数、建强组织的基础上,汤旺县着力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三新”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充分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内生动力。
构建“1+N”联动体系聚合力。汤旺县创新推行“1+N”党建工作模式,以一个核心引领党组织为“枢纽”,整合区域内多个“三新”党组织、党员个体及群团组织资源,搭建共享平台,策划主题活动。“N”方力量在核心引领下,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参与共建,形成了资源互补、力量聚合的良好局面。例如,结合职业优势深入群众了解困难,积极开展“爱心座椅进楼道”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安装爱心座椅;依托机车修理铺建立“新就业群体车辆检修站点”,为全县快递、外卖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充气、补胎服务等,赢得了广泛赞誉。
搭建“亮比促”平台强担当。为了引导“三新”组织党员立足岗位亮身份、作承诺、比贡献、促发展,汤旺县搭建了“亮比促”平台。在生产经营一线、服务窗口、配送途中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10余个,让党员亮明身份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深入开展“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三新”党员结合职业特长,积极参与技术攻关、市场拓展等活动10余次,有效提升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健全“常态化”参与机制优治理。汤旺县将“三新”组织及其党员深度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建立了“三新”党员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鼓励党员通过“微心愿”认领、结对帮扶、参与网格化管理等形式,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忧。同时,探索“党建+网格”模式,吸纳符合条件的“三新”党员、从业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或信息员,发挥其熟悉社情的独特优势。组建由党员带头的“先锋骑手”志愿服务队,在送单途中随手拍问题、随手帮小忙、随时报隐患,成为社区治理的“流动哨兵”和“暖心帮手”,累计协助解决环境整治、邻里小纠纷等问题20余件,展现了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新成效。
聚焦赋能发展 变“党建优势”为“发展胜势”
汤旺县坚持党建引领与服务发展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有效转化为推动“三新”组织自身发展和县域经济社会进步的“硬支撑”。
“党建+产业”融合驱动转型升级。汤旺县引导“三新”党组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发挥作用,支持企业党组织与管理层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动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通过组织开展“金点子”征集、阅读热潮激活“红色引擎”等活动,鼓励党员在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市场开拓等方面建言献策。同时,推动“三新”党组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鼓励本地电商企业与农村合作社、加工企业党组织建立“红色产业链联盟”,通过党建联建促进产销对接、品牌共建、技术共享,有效带动了本地木耳、蓝莓果干等特色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5%,惠及农户5户,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党建+民生”服务彰显责任担当。汤旺县积极引导“三新”组织及其党员履行社会责任,反哺社会民生。鼓励企业党组织牵头或参与志愿服务、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活动,受益人群覆盖100余人次。同时,发挥“三新”组织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鼓励企业党组织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实习岗位、优先招聘困难群体和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截至目前,已联合举办引入科技人才“旺企行动”招聘会2场,设置就业岗位10个,有效缓解了部分群体的就业压力,展现了党建引领下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党建+环境”优化厚植成长沃土。汤旺县将优化“三新”组织发展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建立了县级领导、涉企部门负责人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机制。作为企业“专属服务员”,“点对点”帮助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变更企业法人、政策咨询、运营难点等各类问题15件次,让“三新”组织在汤旺县安心经营、放心发展、舒心生活,为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汤旺县以党建为引领,在“三新”领域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未来,汤旺县将继续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不断擦亮“三新”党建品牌,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三新”组织的发展优势、治理效能,为奋力谱写汤旺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汇聚更加强大的“新”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