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8日电(李兴海 崔甲)“来,周震林跟我配合测量,咱们给新职工示范一下。”9月5日一大早,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务段前进镇线路车间换新天工区所管辖的福前铁路上,工长王保祥带领工友们开启了一天的线路作业。
福前铁路是一条支农铁路,营业里程226.3公里,途经黑龙江省集贤县、友谊县、富锦市等地,属于东北地区铁路末端支线,主要承担连接铁路网最东端抚远及三江平原粮食外运任务。今年46岁的王保祥在1998年退伍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和15名工友一同肩负起福前铁路35公里的线路维修和养护重任。
秋日的三江平原,仍有持续的高温、肆虐的蚊虫,给线路维修作业带来不少挑战。每次作业大伙儿都要携带众多工具设备,像内燃螺栓扳手、液压起拔道器、垫板等,再加上防蚊装备,每个人身上都至少有20斤重。作业地点常常距离工区距离较远,当天的作业他们就要来回往返60多公里。
8时许,大家刚到作业点,成群的蚊虫便嗡嗡地围了上来。线路工姚万成刚蹲下准备检查道钉,脖子后面就被叮了一口。“这蚊子太毒了,隔着衣服都能咬到。”他一边嘟囔,一边赶紧从口袋里掏出清凉油涂抹。一旁的王保祥见状,笑着说:“习惯就好,每年秋天都这样,多带点防蚊装备,随时补喷。”
在户外作业时,太阳炙烤着大地,地表温度常常超过40 摄氏度,正常说话都容易被热浪打断,大家只能依靠简洁的手势沟通。而此时,蚊虫的干扰更是让交流难上加难,工人们常常一边挥手驱赶蚊虫,一边努力完成手头的工作。
作业现场,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手拿道尺的工人走在前面,认真地弯腰下尺、测量、标记;后面的职工操纵内燃螺栓扳手松卸螺帽、用液压起拔道器调整钢轨,更换垫板、紧固扣件…… 酷热中,他们争分夺秒地检修线路隐患,同时还要和蚊虫作斗争。

王保祥与工友们一起开展线路维修作业
“我们维修好线路,就能确保这条‘运粮生命线’的安全畅通,让更多人乘坐火车来到这里感受‘华夏东极’的美景。”王保祥边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