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财经企业
首页财经企业
把"搭积木"干成了一辈子的事
2025年09月08日 16:5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8日电(成伟铭 陈德宇)9月3日凌晨1点,黑龙江虎林站沉浸在墨蓝色的夜幕里。钢轨静卧,映着星月微光。60岁的调车长陈强布置完工作,正逐一为组员检查安全绳——这是他44年调车生涯中平凡却永恒的一刻。还有两个月,他就要退休了。

  虎林站,隶属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鸡西车务段,是一座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的三等站。它不仅是黑龙江省东部铁路网的重要节点,更是连接中俄边境贸易、服务虎林及周边十一个乡镇农产品外运的关键通道。每一天,编组完毕的列车从这里出发,载着优质的“虎林新米”和各类农副产品驶向全国各地,也迎送着沿线百姓出行与归家的脚步。

  1983年,18岁的陈强第一次站在这里。那时蒸汽机车轰鸣,调车作业没有机械辅助,全凭人力扳道岔、拉闸杆。“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回忆往事,陈强的眼里依然有光。“老站长说,铁路是国家的动脉,调车员就是疏堵保畅的人。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有人说调车是“给火车搭积木”,但在陈强眼中,这却是丝毫不能出错的精密工作。四十四年来,他练就了一身绝活:一眼能看出挂钩微松,一听可辨漏风异响。发车前,他总坚持再走一遍、再摸一次、再看一眼。“多摸一次塞门,多按一次卡扣,心里就多一分踏实。”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虎林站的蒸汽机车逐渐被内燃机车替代,人工调度也升级为智能系统。但陈强那些“老规矩”从未改变:作业前巡线查道岔,挂钩时高喊“连结完毕”,复杂编组不抢秒、只求稳。“设备再先进,最终还是要靠人的责任心。”这是他对徒弟们反复叮嘱的话。

  作为站里最年长的调车人,他带出的徒弟都已成长为技术骨干。常有年轻人问他:“四十四年,您不累吗?”陈强笑了。初阳照在轨面上,泛起一片金晖。“你看这些钢轨,一节连一节,运出去的是虎林新米,送回家的是四方乡亲。这周边十几个乡镇老百姓的出行、粮食的外运,都要经过咱们的手。”

  天色渐明,又一列运粮车缓缓出站。陈强利落地跃下车厢,身影与铁轨叠合在一起。站场另一端,新入职的年轻人正俯身检查车钩,“连结完毕”的喊声清亮有力,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延续着四十四年来未曾改变的责任与坚守。(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