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财经企业
首页财经企业
为钢轨“听诊把脉”的医生
2025年08月31日 13:5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31日电(张宝玉)秋天已至,“秋老虎”来势汹汹,大兴安岭地区出现罕见的零上30℃高温天气。8月27日,加格达奇工务段加格达奇探伤车间加格达奇探伤工区探伤工武强正和其他10名钢轨“医生”,按照计划对嫩林线233公里500米至241公里285米区段钢轨焊缝处所进行“听诊把脉”。

  武强所在的工区负责嫩林线0公里至434公里,富嫩线124公里至179公里的钢轨探伤任务。10时50分,当他们行走至嫩林线241公里50米焊缝处所时,探伤仪发出“嘟嘟”报警打破了荒野的寂静。“2号右股钢轨有问题!”负责线路右股焊缝探伤的钢轨探伤工武强用小镜子反复照射2号钢轨焊缝轨底角边缘,外伤的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钢轨轨底角光滑无裂痕,病根儿肯定出在内部!”武强斩钉截铁的说。

  他用手按住‘听诊器’,探伤仪器探头在轨底角部位慢慢滑动给钢轨焊缝做B超检查,伤损波形一闪即逝,这一细微的波形没有逃过武强的眼睛。按照标准,灵敏度降低后还有显示,武强心理有些激动:“是灰斑!直径4毫米,跟一粒绿豆截面差不多大。”

  为防止“误诊”,班长崔崇及时对伤损进行“复诊”。崔崇看着荧光屏上跳动的光波,面色凝重地说:“灰斑位置在距离轨底侧边10毫米、距轨底角踏面8毫米处,大小4毫米,与武强判断大小一致。”

  钢轨在热胀冷缩的反复作用下,内部会形成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损伤,这些暗伤随时可能对铁路运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确认伤损后,武强用记号笔在轨底角伤损处所画上重伤符号,随后开出一张“立即处理”的“诊断书”。

  他们凭着过硬的“医术”,为钢轨“听诊把脉”,用看不见的声波守护着每一段钢轨的安全,也守护着每一位旅客的出行安全。(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