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黑龙江铁力:点“泥”成金 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
2025年08月27日 14:2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7日电(李梓楠)水库清淤,本是件耗资巨大的“赔钱”事,但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却做成了一笔名利双收的“好买卖”。近日,铁力市东方红水库145.41万立方米淤积物,通过省自然和生态资源交易平台,经过激烈竞价,最终以6102.98万元成功交易,溢价率达到5.2%。这笔“生意”的背后,是黑龙江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EOD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为全国河湖库生态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了“龙江样板”。

  长期以来,水库淤积、清淤资金短缺、淤积物处置难等问题困扰着许多地方。清淤资金从哪来?挖出来的淤泥往哪去?如何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面对这道难题,黑龙江省水利厅选择以铁力市东方红水库为试点,破题攻坚。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一套制度”保障体系

  黑龙江省以河湖库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核心驱动力,倒逼水利管理体制系统性改革。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省级指导伊春市率先制定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性文件,确立产权、经营权、承包权“三权分置”框架,为资源市场化配置奠定制度基础;同步指导铁力市出台了水库生态清淤管理办法、淤积物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水库淤积物资源化利用“安全生态为原则、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核心机制,重点鼓励无害化高值化利用;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省河湖长制办公室联合水利厅、发改委、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在幸福河湖建设中拓展河湖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实施意见》,创新“四维”转化模式——权益交易盘活资源、生态补偿保障长效、产业融合延伸价值、金融赋能撬动资本,推动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双向转化,形成“价值转化-制度创新-改革深化”的递进式改革路径。

  科技赋能,让淤泥“值多少钱”说了算

  过去淤泥不值钱,是因为没人能说清它的价值。项目首先引入了“空天地室”一体化监测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地勘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对水库淤泥进行了“体检”,全面检测铅(Pb)、镉(Cd)、汞(Hg)等8种典型重金属及营养元素含量,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通过构建地质体数值模型,精准测算了淤泥方量及氮、磷、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含量。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我们就像给淤泥做了一份详细的资产评估报告,精确的核算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态资源,变成了可定价、可交易的数据资产。”采用市场价值法核算,扣除清淤工程总投资及生态修复基金,东方红水库淤积物资源化利用生态产品价值为5768.20万元,为市场交易提供了科学、公允的依据。

  市场定价,让“好资源”卖出“好价钱”

  有了核算、评估结果,如何发现其真正市场价值?黑龙江省选择了“阳光交易”,以核算价值为基础,评估设定交易基准价为5802.98万元。项目依托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采用“评估定价+动态竞价”方式公开挂牌。 “我们设置了300秒的限时竞价环节,每次加价50万元,整个过程紧张激烈。”省自然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回忆。最终,泓源谷稻(伊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摘牌。市场竞价机制充分释放了生态资源的价值,最终成交价较基准价溢价超300万元,溢价率达5.2%。

  产业延伸,让“交易额”变“增长点”

  成交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中标企业并非简单地将淤泥挖出运走,而是规划了完整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水库淤泥是宝贵的资源”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主要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地等,少部分还可作为建筑骨料,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创新了反哺机制。企业承诺将未来收益的至少5%提取为生态补偿金,专项用于水库本身的生态修复与维护,形成了“治理-开发-反哺”的可持续闭环。同时,企业还以该项目未来收益权为质押,成功获得了4500万元的绿色贷款,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专家观点: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探索

  有专家认为,铁力市的成功实践,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一套“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机制。它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和市场运作,成功破解了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四难问题,证明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条可行的实践路径,为类似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目前,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1月正式动工。届时,一方方淤积了长达六十七年的水库淤积物,将开启它的“增值”之旅,并将与铁力市管道型灌区建设共同赋能黑土资源保护,打通黑土区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