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6日电(刘璐)山水相依,万物有灵;林都大地,风光旖旎。伊春,一座有礼有序的森林之城,文明之光朗照。
文明,是城市的一道道风景,是身边的一缕缕温暖,是感动你我的一份份真情。伊春是一片好人成长的沃土,这里有带领志愿者服务队播撒温暖的张泽红;有破冰救人、果敢担当的陈来源;有信守承诺、23年为林业英雄马永顺义务守墓的张道廷;有11年骑行14万公里的邮递员王微……他们以凡人善举,讴歌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怀。
647个“伊春好人”的故事,凝聚成指航的道德灯塔,传达直抵人心的真善美,激励着一代代林都儿女,传承文明、甘做模范、争当好人。
在伊春,您会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温暖
伊美区兴安弘志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张泽红,10年如一日投身于帮老、扶弱、助残、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家人捐资达12万元,奉献工时1万余小时,帮扶困难学生300余名,开展爱老、敬老服务1000余次,常年关爱孤寡老人1200余人次,与智障人员王忠会结帮扶对子13年。在张泽红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参与伊春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00余次,携手哈尔滨非常6+1志愿工程、格瓦斯集团等爱心人士,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开展爱心志愿服务200余次,总计款物达5万余元。志愿服务队连续8年开展公益初、高考的送考服务200余次,1000余人。2020年疫情期间,张泽红身兼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小区的“守门员”和人民群众的“代购员”,先后为附近的几个社区慷慨解囊捐赠防护物资3000余元,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耐心劝返外出群众2000余人,他那鲜红的志愿袖标成了伊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爱孤寡老人(伊春市委宣传部供图)
被称为小兴安岭“活雷锋”的孙庆和,一辆三轮车、一身迷彩服,便是他20余年谋生的行头,更是助人的“战车”。尽管一罐煤气仅赚5到10元,他却总为困难群众少收费用,还把辛苦钱捐给需要的人;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郭佳宝送钱送物2000多元,资助丧父学生付晓琪学费,为残疾人刘洋送去年冬烧柴,汶川地震时也把当日挣的35元悉数捐赠。受雷锋精神感召,他组建“林海彩虹”志愿服务队,从最初十几人发展到140余人,他们为困难户送物资、帮学校添设备、赴嘉荫抗洪一线慰问官兵。有人不解其“清贫仍行善”,他只道“图爱心释放,良心安宁”。
在伊春,您会看到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
2024年清明,铁力市西河公园河面上的薄冰还未完全消融,休班的陈来源正在和家人朋友在附近健身,突然听见河岸传来呼救声。陈来源看到一男孩落水,毫不犹豫纵身跃入冰河中,当他把孩子托举上岸时,自己已冻得浑身发紫说不出话。这位优秀的退伍军人在工作艰苦的调车组一干就是11年,他刻苦学习技术业务,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保证精准熟练操作,用责任和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实现了无安全事故、12.7万钩调车作业“零”差错的成绩。
34岁的伊春公交司机贾振君,在生命倒计时,用方向盘划出一道守护生命的弧线,以凡人之躯践行了“乘客安危高于一切”的誓言。2018年8月18日15时,贾振君驾驶13路公交车行至新兴西大街时突发脑溢血,在意识模糊前,他强忍剧痛完成缓慢靠站、打开车门、疏散25名乘客的一系列标准操作,最终倒在下车门处,经抢救无效于次日离世。在这条车流量密集的主干道上,如果不是他拼尽最后力气停车,可能酿成群死群伤的惨剧,安全规范是刻进他骨子里的职业操守。
在伊春,您会感受到践行承诺的坚持守候
2002年从领导岗位退居二线的张道廷回到马永顺林场,只因一句“为老哥哥守墓一辈子”的约定。23年里他春除尘、夏薅草、秋扫叶、冬清雪,为林业英雄马永顺义务守墓。2012年冬,他与妻子在50余场大雪中冒寒清雪,汗水浸透内衣仍不停歇;2020年冠心病出院次日,他便返墓区劳作。除守墓外,他还兼任马永顺纪念馆名誉讲解员、义务导游员,23年接待参观者超30万人次。旅游旺季单日带4个团爬3次山,婉拒游客硬塞的导游费:“我不为钱,只为传扬英雄精神。”他创作400余首诗词传颂英雄事迹,拿出6万余元工资资助贫困学子,捐赠千余册图书建立“爱心书屋”。从守墓到宣讲,张道廷以一诺千金的坚守,以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诚信底色,让诚信之光闪耀林区。

张道廷正在讲解(伊春市委宣传部供图)
伊美区中医诊所所长王洪飞,以“诚信行医”为准则,在从医路上树起道德标杆。他常说:“行医如做人,容不得半点虚假。”“治不了就明说”的坦诚,正是他诚信医德的缩影。他首创“春风服务”,视诚信为生命线。一次,他发现工作人员购入劣质药材后,当即召集全员将假药焚烧,告诫“用假药就是砸牌子”。他还坚持“三不原则”:不夸大疗效、不模糊诊断、不推销无效药品。从医数十载,他累计免收诊费30余万元,帮扶35户贫困家庭,以“言必信、行必果”的操守,在患者心中筑起“诚信丰碑”。
榜样树新风,美德铸城魂。如今,“好人文化”已融入伊春城市血脉,于细微处,见证气质里的文明。“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家喻户晓;“德礼满林都”“身边的感动”蔚然成风;24小时精细管理下足绣花功夫;15分钟生活圈提升幸福指数;城市绿化、街角公园扮靓城市颜值;伊春好人奖、爱心商家联盟,汇聚向善力量……这些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好人文化。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城人,从星星点点到群星灿烂,每个好人身上都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引领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活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伊春人同心同力,外修生态,内建文明,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新画卷在“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徐徐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