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伊春嘉荫开展“放下手机读会书”阅读夏令营活动 共赴书香盛宴
2025年08月26日 15:22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6日电(程玉 于慧冰)当指尖从手机屏幕移向书页,当碎片化娱乐转向深度阅读,近日,“放下手机读会书——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主题阅读夏令营在嘉荫县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伊春市教育局联合承办,黑龙江少儿出版社、中共嘉荫县委宣传部、嘉荫县教育局、嘉荫县图书馆、嘉荫县新华书店、茅兰沟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协办,以“减少手机依赖、回归纸质阅读”为核心目标,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兼具书香与温度的阅读盛宴。

  活动现场,书籍与明信片组成的“阅读礼包”成为首个亮点。黑龙江少儿出版社与嘉荫县新华书店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读物,其中包括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的《紫藤花下的一对兄弟》,该书以温暖的故事、细腻的文字深受儿童读者喜爱;同时搭配的精美明信片,既承载着对阅读的美好期许,也为孩子们留下了专属的书香纪念。这份“阅读礼包”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优质的阅读素材,更传递出“让好书陪伴成长”的理念。

  阅读经验分享环节则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嘉荫县的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与阅读积累,从“如何挑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书籍”“怎样通过笔记深化阅读理解”“如何提升阅读专注度”等角度,分享了实用的方法与技巧。“每天固定30分钟‘无手机阅读时间’,坚持一周就能养成习惯”“读完一本书后试着复述故事主线,能帮助记住核心内容”——这些接地气的建议,让在场听众尤其是家长们频频点头。

  研学环节让阅读体验更具沉浸感。在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孩子们仔细观察展柜里的化石标本;聆听地质专家讲解恐龙生存的远古环境、化石形成的科学原理时,大家不时翻阅书本,原本抽象的科普内容,在实地观察中变得直观易懂。在茅兰沟保护区管理局宣教中心,孩子们认真阅读湿地保护手册,聆听生态科普,在了解家乡生态资源的同时,自发形成“保护湿地”的行动共识,不少孩子还带动家长参与“生态保护主题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践行绿色理念的载体。在江畔公园红色打卡地,孩子们读本地抗联故事、听革命先辈英勇奋战的事迹,在界碑前合影留念,“热爱家乡、保卫祖国”的家国情怀在心中油然而生。

  在嘉荫县图书馆开启了“穿越中生代”恐龙主题阅读之旅。在“安静阅读”环节,孩子们沉浸在书本世界,馆内只闻翻页声;“小组共读讨论”现场形成了“人人爱分享、处处有书香”的热烈氛围。专业老师介绍了恐龙生活的中生代时期,揭开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神秘面纱。随后,老师又详细讲解了恐龙的分类知识,帮助孩子们建立起系统的恐龙知识框架。“书中寻宝”活动设计别出心裁,每本恐龙书籍中都藏有任务线索,孩子们根据线索任务阅读书籍,寻找答案。工作人员还播放了马门溪龙的科普视频,生动展示马门溪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孩子们对恐龙的认知从平面走向立体。

  在闭营仪式环节,孩子们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观看了“扫黄打非·护苗”宣传片,生动的案例、清晰的知识讲解,让在场家长和孩子直观认识到不良出版物和网络有害信息的危害。在“拆盲盒”环节中,孩子们手持小锤,探寻“恐龙蛋”里的惊喜“宝藏”,他们小心翼翼地敲开恐龙蛋,将里面的小恐龙骨架完整取出,随后拿起彩笔精心涂色,完成属于自己的恐龙创意手工作品。孩子们双手捧着“阅读纪念证书”,脸上满是自豪。“这几天读的书、去的地方都特别有意思,比天天刷手机短视频好玩多了!”一名孩子的真切感受,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

  此次“放下手机读会书”阅读夏令营,既是对“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是针对当下“手机依赖”现象的一次有益尝试。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更通过互动分享的形式,让更多人重新感受到纸质阅读的独特魅力——在翻页的触感中沉淀思绪,在文字的浸润中收获知识,在交流的碰撞中拓宽视野。未来,各方还将继续联动,不断完善“阅读+研学”机制,为青少年打造更优质的成长平台,持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风尚,让书香浸润每个角落。(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