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第25届黑龙江省血液病学术会议——慢病专场
2025年08月25日 16:40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5日电(刘璐)近日,由黑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主办的第25届黑龙江省血液病学术会议顺利召开。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血液病学会主任委员王树叶教授、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主任范圣瑾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会议邀请到国内血液病领域的顶级专家,各个分会场就血液病不同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学习和讨论,学术氛围十分活跃。

  慢病分会场邀请到中华医学会红细胞疾病学组组长付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张磊书记担任大会主席。省内外20余名血液病领域权威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围绕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等慢性血液病诊疗进展展开深度交流,聚焦诊疗前沿,共绘龙江血液病发展蓝图。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委员、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普通血液病房副主任赵艳红教授主持,并代表组委会向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致以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大会主席付蓉教授强调慢性血液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基层诊疗规范化和创新疗法可及性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充分肯定了黑龙江省在慢性病领域的工作,同时指出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大会主席张磊教授更进一步指出黑龙江省在慢性血液病防治体系中的区域责任,希望更多的慢性病患者得到及时精准的治疗。

  在专题报告环节,郑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姜中兴教授系统梳理了炎症性贫血的诊疗新策略;北京协和医院韩冰教授深入剖析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免疫机制与靶向治疗突破。在MDS/MPN板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化泉教授结合最新指南解读MDS的分层治疗路径;河南省肿瘤医院周虎教授则分享了MPN领域JAK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临床实践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葛美丽教授聚焦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介绍补体抑制剂在减少血栓与溶血风险中的革新价值。针对慢性贫血患者长期管理难题,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刘昌勋教授提出分层随访体系,对老年患者重点关注心功能代偿,对育龄女性强化铁代谢监测,并呼吁建立“医院-社区”联动管理模式。哈医大一院马桂波教授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一线治疗再思考》作了专题讲座,对比了免疫抑制治疗(IST)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利弊,引发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讨论环节中,胡龙虎、张雪芳、慕俐君等省内外多名专家一致认为,贫血的病因溯源是优化疗效的关键,需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提升效率。

  赵艳红教授在总结指出,本场学术会议内容既立足临床痛点,又对接国际前沿,为黑龙江省慢性血液病规范化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将依托平台推动多中心协作,重点开展北方高发血液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特色诊疗方案研发。本场会议通过多维度探讨,为黑龙江省慢性血液病诊疗路径的标准化奠定基础,助力实现“早诊早治、精准干预”的临床目标。(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