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14日电(刘璐)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消化内科应用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成功为一名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了微创治疗。该技术为特定类型的急性阑尾炎(尤其是明确粪石嵌顿所致者)提供了一种替代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有效解除梗阻病因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阑尾器官的完整性。
患者李某(化名),35岁男性,两周前出现阵发性右下腹隐痛,于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提示阑尾腔内粪石嵌顿。鉴于疾病进展风险及对微创治疗方案的需求,患者来到哈医大四院寻求评估与治疗,就诊于王立国教授门诊。
王立国教授团队对患者进行了系统性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审阅。依据ERAT技术适应证评估标准,明确诊断为粪石嵌顿致阑尾管腔梗阻引发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综合评估患者年龄、保留器官需求及快速康复目标,经充分医患沟通后,决定行ERAT术。
在完善的术前准备及麻醉师、内镜专科护士协作保障下,手术于消化内镜中心实施。王立国主任医师操作结肠镜抵达回盲部,精准识别阑尾开口。随后,经结肠镜工作通道在导丝协助下置入细径纤维镜深入阑尾腔内进行直视探查。内镜图像清晰显示阑尾黏膜腔内附着白色絮状脓性分泌物及散在碎片状粪石。在直视下经纤维镜工作通道采用足量生理盐水序贯脉冲式冲洗联合持续负压吸引,彻底清除脓性分泌物及粪石碎片。冲洗后经内镜复检确认粪石移除、脓液清除彻底、管腔梗阻解除。患者术后当日右下腹疼痛显著缓解,受益于该技术的无体表创口特性,术后6小时即可离床活动。
王立国专家指出:ERAT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严格的病例筛选、规范的内镜操作技术以及对潜在并发症的预判与处理能力。ERAT技术根植于“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理念,其核心优势在于:全程可视化下确认阑尾腔内病变,针对梗阻核心,行安全有效的清除操作,恢复阑尾管腔通畅;完整保留阑尾器官及其潜在的免疫生理功能,避免阑尾切除及其相关并发症;体表无切口,显著降低术后疼痛,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大大缩短。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符合适应证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了一项重要的微创保器官治疗选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