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12日电(刘璐)近日,来自佳木斯的董女士可被牙齿折磨坏了。她的牙齿反复肿痛起包,实在受不了,慕名找到哈尔滨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二科耿丹阳医生诊治。
原来,董女士3年前在别的医院做过右下后牙的根管治疗,还做了冠修复,本以为能安安稳稳用很久,没想到才过几年,牙齿又开始肿胀不适,疼得她苦不堪言。
一查到底,揪出“元凶”
耿丹阳医生给董女士做了细致的检查,又看了她的 X线片。X线片显示董女士右下第6颗牙的冠部和根管内充填得很致密,但根尖周及根分叉区有低密度透射影,牙周膜也变宽了,这说明这颗牙存在颌创伤和周围炎症。耿丹阳医生给董女士提供了保牙和拔牙两种方案,董女士最终选择了拔牙。

牙齿拔掉后,经过染色,清楚地看到在近中牙根的外侧面,有一条贯穿冠根的纵向裂纹。就是这道裂纹,让董女士饱受肿胀疼痛的折磨。这个隐藏在牙齿内部、极易被忽视的“沉默杀手”——牙根纵裂,终于被揪了出来。凭借精准的判断和及时的处理,耿丹阳医生在当天就为饱受折磨的董女士解除了病痛。

牙齿深处的隐形裂缝:危害不容小觑
牙根纵裂是根管治疗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根管治疗后牙齿被拔掉的第三大原因。
它不像龋齿,表面能看到黑洞;也不像牙髓炎,有典型的冷热刺激痛。它更像是牙齿内部悄悄发生的一场灾难。一旦裂纹贯通,而且延伸范围广,牙齿自身的结构完整性就会遭到根本破坏,就像房屋的承重墙开裂一样,绝大多数情况下这颗牙齿都没法保留,只能遗憾地拔掉。
而且,它不仅会导致牙齿没了,后续的修复,比如做种植牙、固定桥,也会更复杂、更昂贵。
迷雾重重:诊断为啥这么难?
牙根纵裂,堪称牙科诊断中的“疑难杂症”,董女士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它诊断起来难,主要有这些原因:
深藏不露的“伪装者”:裂纹在牙龈包裹的牙根内部,肉眼和常规口内 X光片(根尖片)常常很难直接看到它的踪迹。它完美地隐藏在视线和普通影像之外。
症状的“模仿秀”:它的疼痛模式,比如自发痛、咬合痛,和常见的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隐裂甚至某些牙周疾病特别像,很容易混淆,导致误诊误治。患者常常跑了多家医院或科室,却还是得不到准确的答案。
检查的局限性:就算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需要依靠多种手段综合判断。
拨云见日:专业精准是关键
面对牙根纵裂这个“狡猾的敌人”,医院牙体牙髓二科的耿丹阳医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董女士详细的病史、精准的临床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资料,在复杂的症状中理清头绪,很快就锁定了病源牙和罪魁祸首——牙根纵裂。正是这种对疑难病症的精准识别能力,为当天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争取了宝贵时间,让董女士摆脱了痛苦。
专家提醒:警惕牙齿的“内伤”信号
特定人群要格外留意: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有大型充填体的牙齿、承受过大咬合力的牙齿(比如有磨牙习惯、牙齿缺失没修复导致邻牙负担过重)、中老年人群等,风险更高。
重视身体的细微信号:如果出现长期咀嚼疼痛,或者一颗牙反复牙龈肿胀、起脓包,就算表面看起来好好的,也千万别掉以轻心。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牙根纵裂的诊断和治疗难度很大,一定要选择有专业牙体牙髓专科医生和先进诊断设备(如显微镜、CBCT)的医疗机构就诊。早期发现、精准诊断,是尽可能保留天然牙或制定最佳修复方案的前提。
牙根纵裂虽然隐蔽又凶险,但也不是没法解决。董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面对顽固的牙痛,专业的力量是拨开迷雾、重获口腔健康的坚实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