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10日电(高健)“咚……咚……”8月7日10时20分,炽热的阳光炙烤着绥化站的铁道线上。铁轨旁,沉重的敲击声格外清晰。随着一声水泥石板开裂的声音,几个身影迅速围拢,默契地将碎裂的水泥块清理到线路下方。清除固定信号机的水泥石板,这信号机的扶正作业就完成了大半。

绥化信号车间职工正在进行信号机底部水泥石板清除作业 高健 摄
“要想扶正信号机,这底座必须都敲碎,大家都小心手脚,这锤子可不长眼!”工长王贺明抹了把额头的汗,大声叮嘱工友。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抡起大锤,几下就将信号机底部残余的水泥石板彻底击碎。
今年54岁的王贺明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务段绥化信号车间作业三工队的工长,工队一共20人,主要负责滨北线上的绥化站、兴隆镇站等车站信号设备的检修与养护,今天他们的任务是对绥化站一处高柱信号机进行“扶正”。

绥化信号车间职工正在进行扶正信号机的准备工作 高健 摄
铁路信号机是铁路运输系统的核心设备,如同公路上的红绿灯,它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组合,向司机传递明确的运行命令。信号机就像是列车司机的“千里眼”,在几公里外就能预知前方路况,保障行车安全、有效地提升运输效率。
“要扶正这高柱信号机,就需要先把底部的水泥石板清理掉,再在下方挖出个坑,好调角度。”工友谷岩峰一边拿着铁锹在清除完底座的信号机柱根部奋力挖出调整空间,一边说道:“你看这个信号机倾斜的已经有些明显了,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地质变化都会让信号机倾斜。别小看这小小的倾斜,它不仅影响司机看不清信号,严重了还有可能会触碰到行驶中的列车,那麻烦可就大了!”

绥化信号车间职工将碎石搬运至道下 高健 摄
给这些高大的信号机“扶正”,可不是简单的力气活,更像一场争分夺秒、精准操作的“正骨手术”。为了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维修工作只能在没有列车通过的短暂间隙内作业,时间紧、任务重。
做好了前期准备后,工友们就开始组装用于扶正信号机的正杆器,工长王贺明介绍道:“现在信号机扶正这个活已经比以前好干很多了,自从有了这个正杆器,再不用像过去那样全靠人拉肩扛,费时费力,现在一个人摇动摇杆就能稳稳当当地把信号机给正过来!”

绥化信号车间职工组装信号机正杆器 高健 摄
随着正杆器低沉的嗡鸣声,倾斜的信号机被一股平稳的力量缓缓“扶正”,很快就达到了规定角度。工友们紧密配合,迅速将信号机底部填埋压实。
“搞定了!收工!” 随着王工长一声吆喝,大家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他们收拾好工具,整齐地列队走下铁道线,在他们身后的那座刚刚被扶正的信号机,正清晰地亮着绿色的通行灯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