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大庆8月7日电(赵丽婷)8月7日,大庆油田萨北油田第一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的技术人员李宇峰发现伊口油井的示功图出现异常波动,技术人员会诊找出问题原因是井底抽油泵固定阀因地层出砂发生轻微卡阻。他们随即参照异常示功图诊断技术标准进行治理。从发现异常到恢复正常,仅用时2个小时。
年初以来,萨北油田第一作业区把精细化管理融入采油全过程,不断提高生产质效,截至目前,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作业区检泵率降低0.3%,采油时率提高2.1%。
去年年初,萨北油田第一作业区日产量水平下滑明显。为解决产量异常问题,萨北油田第一作业区组织生产、工艺、工程等各路专家骨干成立治理小组,剖析治理异常井。治理小组对36口井的异常示功图把脉问诊,将问题井分门别类,对症施策、靶向治疗,形成杆断、管漏、泵漏等6类异常示功图诊断技术标准。
异常示功图诊断技术标准的建立,为他们提供了精准治理的操作手册。2024年以来,萨北油田第一作业区累计高效管控各类生产异常事件超200余项,有效控制了异常井对产量影响。
萨北油田第一作业区的精细管理不仅体现在生产异常事件处置的快速闭环,更体现在将管理目标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和岗位,也就是他们推行的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精细管控模式。
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精细管控模式实施前,当油井需要进行紧皮带、换盘根等烦琐工作时,班组员工可自行停井维修。如今油井停不停,萨北油田第一作业区需要一体化统筹地质、开发、工程等工作,单次停井解决多个问题,使计划性停井比例显著提升,有效压缩了油井非生产时效。
李宇峰说,过去,集油环停电检修仅针对单一故障进行处理。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精细管控模式实施前后,为保障资料质量并减少停井频次,检修工作已升级为多任务并行模式,例如在环停电检修窗口期内,可同步完成组合阀更换、数字化设备安装、掺水及回油管线沙眼处理等多项工作,有效避免了反复停井造成的产量损失。2025年萨北油田第一作业区采油时率明显提升,达到了97%以上。
为了保证产量任务的顺利完成年初以来,萨北油田第一作业区还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探索运行了生产组织“大调度”模式。生产指挥中心通过加强生产监控与数据动态分析,实时追踪油井工况、管线压力等关键参数,同步协调采油、集输、运维等环节联动响应,确保极端天气下生产平稳运行,故障响应效率提升40%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