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喽大家好!我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电务段的佟思瑶,家人们也可以管我叫大瑶。今天啊,咱们不说高铁有多快,也不聊乘务员小姐姐颜值有多高,我师傅要跟我聊聊火车开车的时候,从这条铁轨到那条铁轨它是咋变的道!哎等会师傅,这变道有啥聊的啊,我一个猛打方向盘不就完事了吗?
师傅:我看你像方向盘,咱火车变道都是靠转换道岔。
大瑶:啥是道岔啊?
师傅:这玩意就是道岔!这是一种能让火车从条道走向另一条道的设备,走,大瑶,我领你去屋里瞧瞧。
大瑶:师傅领我来到咱们控制设备的楼里,他轻轻一点鼠标,就像大脑发出了一个信号:“喂!转换1号道岔,准备接车!” 这个信号呢,顺着地底下确老长的电缆,“滋溜”一下,就跑到了铁轨旁边一个“铁盒子”里,这玩意,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转辙机”!转辙机转辙机,顾名思义,就是转换路线的机器,所以说,火车变道可不是靠方向盘奥,靠的就是这个机器来改变行进路线。
大瑶:这东西可好啊,他里面啊,藏着一个特别重要的锁闭机构,把道岔的尖轨牢牢地锁在现在的位置上,也纹丝不动,要变道?第一步,得先解锁!就像咱们开门,得先把门栓拉开对不对?当我师傅在楼里按完解锁按钮,转辙机里的电动机一发力,“咔嚓”一声,内部的锁闭机构就松开了。
大瑶:然后,电动机一转,力量放大,变成一股强大的推力或拉力。这股力量传到外面一根结实的动作杆上。这个动作杆就像道岔的胳膊,从转辙机伸出去,一把拉住连接尖轨的连接杆,“呲溜”一下,从原来紧紧贴着的A轨,滑向另一侧的B轨,这前儿,轨道就变到到另一个方向啦,这个过程,得克服惯性和摩擦力,调整尺寸要做到相当精细才可以。
大瑶:以前转换道岔,靠的是人力,职工得徒手去扳道岔,那家伙整的挺老费劲,现在啊,铁路发展日新月异了,那不得上点高科技来解放双臂了,所以现在这套高科技叫联锁设备,只需要轻轻点一下鼠标,然后这些设备自个就可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机械动作,道岔就可以转换啦。
大瑶:哎师傅,道岔转换到位了,那咱是不是也能归队了?这大热天搁外头晒着,遭老罪了。
师傅:你给我回来!你不得检查细节啊!
大瑶:师傅说,转换过来后啊,必须检查尖轨和另一条基本轨是不是严丝合缝地贴紧!这个“贴紧”有多精密呢?标准是没有缝隙!为啥这么严?你想啊,火车轮子可是硬邦邦的钢铁,要是缝隙大了,轮子“哐当”一下卡进去,那可就“挤岔”了,危险相当大了!所以,必须要检查密贴,贴紧后呢,转辙机里的锁闭机构再咔哒一下,把尖轨紧紧地锁在新的位置上!
大瑶:最后一步,转辙机还要自检一下,看看这位置到位了吗?密贴达标了吗?锁闭可靠了吗?它内部有一套表示装置,像侦探似的仔细核查每一项。只有零部件所有条件都完美达标,表示装置才会通向信号楼发出回应:“道岔转换成功,已锁闭在定位,安全无误!”信号楼收到这条信息,才会亮起绿灯,对火车司机说:“前方道岔已变好啦,放心通过吧!然后啊火车就顺着新的方向就跑啦。
那这么些个家伙事,师傅们都咋检修的呢?我们铁路的电务段都设有检修所,所有有问题的转辙机或者到了轮修期的转辙机都会送来检修。师傅会把这台转辙机全都拆了,先做一些清洁工作,再把每一个零部件都进行精密的调试。
这个东西叫自动开闭器,它能不间断地检查道岔,开通位置,以及下面的钢轨是不是密贴,监督转辙机转换全过程动作是否按要求完成。这一排叫动接点,可以在这两排静接点片中来回摆动,这个动接点在静接点片内的接触深度应该不少于4mm,用手扳动动接点,它的摆动量不大于3.5mm,动接点与静接点座间隙不小于3mm,两排动接点打入深度必须保持一致。师傅需要用极其精密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灵巧的双手,保障我们的信号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大瑶:等这一系列零部件质量符合使用标准,再拿到铁路旁更换。这玩意看着没那么大,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钢铁,得五六个人一起抬才能抬动。把转辙机和道岔相连接后呢,还要进行调试。道岔在锁闭状态下,这根尖轨和基本轨的间隙要严丝合缝地密贴,来保证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轮不能卡在这个缝隙里,这种毫厘之差的精密刻度,光用眼睛看,我肯定是看不出来了,但是从事一线工作多年的老师傅会拿专业的小铁块进行测量,如果不达标就会继续调整,完成密贴调整后再继续完成电流、摩擦力、内部电阻以及绝缘性的测试,再经过室内统一指挥、室外双人试验以及调度复核等,实现整个转辙机的更换。大瑶:师傅你给我演示一遍呗。
大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维护室外的这些转换设备,得需要三十多部的工序,才能保证设备的使用状态良好。
所以啊家人们,你们瞅着火车从这条道变到那条道,感觉挺丝滑,这背后啊,可不是方向盘一抡就完事的,这是咱们信号工在楼里精准指挥,是转辙机在地下吭哧吭哧使劲儿,是一环扣一环的安全检查!是精密机械、可靠电路和严格制度拧成一股绳儿,共同守护的列车安全变道!每一趟火车安全准点地奔向天南地北,都有咱们铁路信号系统一份功劳!下回坐火车,路过道岔,别忘了在心里给他们点个赞奥!(张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