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5日电(康艳立 董宇翔)近日,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为一名90岁高龄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手术,使濒危患者转危为安,术后肢体功能获得显著恢复。
患者张爷爷(化名)清晨突感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家人立即将其送至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经神经内一科刘永丹主任与倪训然医生紧急评估,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合并大血管闭塞。患者年逾九旬,病情极其危重,救治团队面临巨大挑战——高龄患者虽有较高溶栓出血风险,但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严重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在快速排除禁忌症后,刘永丹主任团队果断启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患者症状部分缓解,但右侧下肢肌力仍接近瘫痪状态。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证实存在大血管闭塞,需立即介入取栓。
省医院卒中中心即刻启动绿色通道。神经外一科孙国章主任带领陶宇、曲连龙医生团队接力上阵。核磁共振清晰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急性闭塞,血栓量巨大。面对患者高龄、血管路径极度迂曲的复杂情况,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孙国章团队以精湛技术,一次取栓操作便成功清除堵塞血管的大负荷血栓,实现血管高效再通。
术后,张爷爷病情迅速稳定。令人欣喜的是,其左侧下肢肌力从术前的0级(完全无法活动)提升至3级(可抬离床面),言语功能也得到显著改善。经过精心治疗,患者最终顺利出院,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刘永丹主任对此指出:“高龄患者溶栓与取栓需更精准的个体化评估,但年龄本身并非绝对禁忌。该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快速精准的决策与多学科的无缝高效协作。”

孙国章主任强调:“大血管闭塞常伴巨大血栓,对取栓技术要求极高,需要成熟的介入团队实力和流畅的多学科协作机制。”他同时提醒大家,一旦发现“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肢体无力”等卒中征兆,务必立即拨打120,争取在黄金时间内接受专业救治。
而此次对90岁超高龄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也标志着黑龙江省医院在急性脑卒中综合救治领域已达到区域领先水平,为更多复杂危重患者点亮了生命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