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显成效
2025年08月05日 10:16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5日电(张振翼 白明昕)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以创新思维破解人才工作难题,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通过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该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人才工作答卷。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创新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机制。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通过实施“书记项目”等人才工程,将人才工作成效纳入党政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这种“书记领办-专班攻坚-组织推动”的工作模式,让人才工作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在具体实践中,各级党委主要领导直接联系对接高层次人才,聚焦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同频共振,实现了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与产业集聚效应同步显现的双赢局面。

  为精准对接发展需求,该区建立了系统化的人才工作体系。通过建立人才智库、在外人才信息库、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三大数据库”,绘制精准的人才地图,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在服务企业方面,创新开展“助企纾困”专项行动,选派10名“红新书记”驻企服务,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00余人。同时,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1万元,带动就业26人,让人才政策真正惠及基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建设“头雁”工作站、教授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6人,培育出一批扎根当地的“土专家”和“田博士”。

  在深化政校企合作方面,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展现了开放包容的胸襟。区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开展对接,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8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的黑龙江梅里斯洋葱科技小院、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等平台,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参与“书记进校园”“黑龙江人才周”等品牌活动,引进各类紧缺青年人才220多名,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乡村振兴“兴农人”擂台赛的举办,则为本土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营造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

  如今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才工作已经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从政策扶持到平台搭建,从人才引进到培育使用,一套完整的人才工作体系正在释放出强大效能。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也为同类地区破解人才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人才工作的持续深化,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