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30日电(王振宇)7月29日,桦南县妇联联合县检察院、县教育局、县科协、老科协、县关工委共同举办的“以爱之名,护‘未’前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题讲座。这场专为高中学生家长打造的讲座,旨在破解亲子沟通难题、提升家庭教育能力,40余名家长带着困惑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家长们早早到场,手中的笔记本和手机准备就绪,期待着能从这场 “及时雨” 般的讲座中汲取育儿智慧。讲座特邀桦南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弘与黑龙江省首批家庭教育骨干专家组成员、桦南县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李春艳进行联袂授课。

活动现场
“高中阶段的孩子就像即将破茧的蝴蝶,既渴望挣脱束缚,又需要温暖守护。”李春艳讲师以生动的比喻开篇,瞬间抓住了家长们的注意力。她结合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十余年的经验,列举了多个发生在本县的真实案例。当讲到一名高二学生因家长过度关注成绩而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在心理疏导和家庭沟通模式调整后重回学习正轨的故事时,不少家长频频点头,感同身受。
张弘副检察长则从法律视角出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家长密切相关的条款进行了解读。她着重强调:“法律明确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监护不仅是权利,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部分家长提出的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该怎么办”的问题,她结合检察机关办理的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例,分析了家庭监管缺失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醒家长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认知,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而非一味禁止。
在互动环节,家长们的提问热情高涨。“我家孩子上高三,最近总说压力大,一提到学习就烦躁,我该怎么跟他沟通?”一位母亲的提问道出了许多高三家长的心声。李春艳讲师给出建议:“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告诉他们‘压力大是正常的’,而不是说‘别人都这样,就你矫情’。然后可以通过散步、做饭等轻松的场景,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避免在严肃的氛围中谈论学习。”
“孩子最近好像有早恋的迹象,我又不敢直接问,怕引起他的逆反心理,该怎么引导呢?”面对这位父亲的困惑,张弘副检察长从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了解答:“高中阶段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可以通过分享自己青春期的经历,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结束,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以前总觉得孩子听话就是好,通过今天的讲座才明白,真正的爱不是控制,而是尊重和理解。” 一位家长在离场时说道。另一位家长则在笔记本上写下:“要学会倾听,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指挥官。”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家庭的幸福美满,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是多部门联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县妇联、县检察院、县教育局等各部门在总结中也纷纷表态,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科学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爱中,茁壮成长,绽放光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