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财经企业
首页财经企业
钢铁通道上的青春“守护”
2025年07月30日 15:18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30日电(张旭)盛夏七月,呼伦贝尔大草原,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游客们欢欣畅游的背后,是无数铁路人的默默付出。国铁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海拉尔电务段海拉尔东信号车间作业一工队工长刘芳,和他带领的青年信号工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该工队正在检修转辙机等铁路信号设备 王庭轩 摄影

  7月29日9时整,海拉尔东站站场内,阳光穿破乌云直射钢轨。刘芳带领着12名年青年信号工,背着20多斤重的检修工具箱,在滚烫的轨道旁列队行进。他们要在120分钟的作业时间内,完成8组转辙机的检修任务。转辙机的作用是改变铁路道岔位置,帮助列车变换轨道行驶。

刘芳指导青工调整转辙机杆件 摄影 王庭轩

  这支由“90”“00”后组成的青年工队守护着滨洲铁路线上海拉尔东站、伊敏线西索木站等六处站场。海拉尔东站是我国铁路线东北端最大站场之一,也是呼伦贝尔地区客货运输的重要通道,而信号工们目光所系,则是那些沉默于轨道边、四方铁盒般的转辙机。

工长刘芳正在测试摩擦电流 摄影 王庭轩

  10时40分,作业时间到,大家立即行动起来。刘芳身高一米九三,像一座铁塔一样站在道岔旁,只见他左手紧握万用表,右手攥住被阳光烤得发烫的扳手,在道岔转动发出的沉闷声响中,迅速将表笔插入测试点。“摩擦电流再调低一些,这颗螺丝务必拧牢。”他声音沉着,眼神格外专注。

信号工赵范吉测试转辙机电气性能 摄影 王庭轩

  “信号设备是我们的‘老伙计’,他们运转正常,旅客们才能畅行无忧!”关上箱盖后,刘芳对转辙机外壳、连接部件、周围环境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才放心地向下一个道岔走去。

刘芳和工友调整转辙机密封性能 摄影 王庭轩

  检修一台转辙机需专注投入30多分钟,全站102台设备,如同走不完的漫长征途。工友们每天起早贪黑,每道工序重复几十次,后背的工装被汗水浸透又晒干,留下了一圈圈的白色盐渍。

刘芳和工友们抬起100多公斤重的转辙机 摄影 王庭轩

  正午时分,烈日依旧炙烤着站场。宽大的遮阳帽下,是刘芳和工友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庞,虽然黝黑发亮,却格外的自信阳光。(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