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市水运口岸旅检大厅工作人员为旅客引导(王柯苗 摄)
黑河市水运口岸旅检大厅设有手机快速充电站(颜歆窈 摄)
大厅内外籍游客服务中心的宣传资料(颜歆窈 摄)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5日电(谢丹 王璟骊 李佳佳 高紫茗)随着跨境客运步入旺季,黑河口岸多措并举推进智慧监管、优化交通接续、强化人文服务,实现四季通关、无感通检,口岸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中俄旅客往来更加便捷温暖,也为区域合作注入持续动力。
“无感”通关、水运顺达,确保边境往来高效便捷。
黑河水运口岸加强旅检建设科技赋能,持续推进“无感”通关,借助X光机、金属探测门等数字化智能设备,实现即查即放、高效通关。黑河海关驻大黑河岛办事处旅检一科副科长安云岭表示,得益于流程优化,旅客携带行李通关顺畅,甚至难以察觉查验过程。来自中国的游客李先生表示:“八分钟就到对岸了,特别快速。”如今的水运交通如穿梭般便捷,横跨黑龙江仅需不到十分钟。
清凉关怀、暖心护航,共筑中俄跨境温情旅途。
炎炎夏日,口岸服务驿站为旅客送上“清凉关怀”。旅检厅外的遮阳棚为旅客中转交通提供了一抹阴凉;而驿站则常备解暑药品,还为中俄旅客提供绿豆汤等清凉饮品,清爽可口的绿豆汤颇受俄罗斯游客喜爱,不少人常取上一杯以降温消暑。
黑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水运旅检口岸负责人姚奎提到,在夏季出入境旅游团组的高峰期,口岸会优先安排旅游团组通关,保障出入境通畅。在旅检大厅,工作人员还为旅客常备了手推车,便利来往购物、商贸的旅客,减轻负担。
此外,为方便因故误船的旅客,黑河水运口岸部门还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后续行程不受影响。“我们会第一时间与俄方交通部门负责人联络协调,保障旅客顺利抵达,”黑河边检站执勤三队民警杨佳乐介绍。
自2022年6月10日中俄首座跨境公路大桥正式通车以来,黑河口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四季通关。作为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间的重要交通枢纽,该桥的开通不仅开辟了新的国际运输通道,也标志着中俄互联互通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安云岭介绍,目前黑河口岸实行“无假日通关”,全年持续运行。为了保障跨境通行畅通,口岸根据季节变化与水文条件,灵活采用多种交通方式:春末至秋初的明水期主要通过渡船往返,日均开行五个班次,客流高峰时还可临时加发船次;在初冬与初春冰层尚不稳定的“溜冰期”,则启用气垫船接驳,这种交通工具虽载客量较小,但速度快、机动性强,能够有效避开冰流带来的安全隐患;而在江面完全封冻的冬季,则会在江面上搭建“浮桥固冰通道”,通过大客车实现接驳运输,一辆车可搭载四五十人,确保严寒季节通关不断档。
“现在一般每天出入境人数超过1000人,像昨天(7月13日)就接近1900人,”安云岭补充说。
这一套因时制宜的交通接续体系,与桥梁通道和货运口岸的持续建设相互配合,使黑河口岸成为保障贸易畅通、服务跨境交流的重要节点。
从早年水运受季节冰情限制,到如今桥路贯通、四季畅通,中俄边境的人员往来愈发顺畅高效。正如杨佳乐所言,如今的俄罗斯游客可以在口岸入境后买份热乎的早餐,稍作停留便轻松返程。这些日常场景,正是黑河通关条件日益完善的真实写照。
种种便利,见证着口岸治理体系的不断优化、服务效能的持续提升。从通关流程的简化,到跨境通道的升级,每一处细节的打磨,都为中俄人员往来与交流提供了坚实支撑。也正是在这种高效、温情的出入境环境中,两国民众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跨境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