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暑期户外活动要做好“三重防护”
2025年07月11日 11:1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1日电(王石磊 马冀)近期,哈市天气处于持续高温状态,随着学生暑假的开启,诸多家庭计划通过登山、漂流、露营等方式亲近自然。针对户外活动中潜藏的健康隐患,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负责人石大伟发出专业提醒,呼吁家长及学生着重防范中暑、外伤以及耳鼻喉健康风险,切实做好“三重防护”。

  一、场景化防护:依据活动类型精准应对

  1. 登山活动:预防中暑与保护耳鼻

  防暑降温:应避开10:00—16:00的高温时段,佩戴宽檐帽、太阳镜,穿着浅色透气的衣物。登山时需备足电解质水(如淡盐水、低糖运动饮料),每20分钟补充150—200毫升水分,以避免因脱水引发头晕、乏力等症状。

  耳鼻保护:高山气压变化容易引发耳闷、耳鸣等情况,建议在乘坐缆车时咀嚼口香糖或进行吞咽动作,以平衡耳压;鼻腔干燥者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防止鼻腔出血。

  2. 漂流戏水:预防感染与预防外伤

  耳道防护:漂流时河水容易进入耳道,从而引发外耳道炎。石大伟建议使用防水耳塞,上岸后及时用干净棉签吸干耳道内的水分,切勿用力掏挖。

  外伤预防:由于岩石湿滑,容易导致摔倒,因此需穿着防滑溯溪鞋;儿童应佩戴安全头盔,避免头部受到磕碰。

  3. 露营野炊:防范虫类侵害与过敏以及确保饮食安全

  虫类入耳应急处理:夜间飞虫容易钻进耳道,若遇到这种情况,切勿使用镊子硬取,可使用手电筒贴近耳道诱使飞虫爬出,或滴入食用油使飞虫窒息后,及时就医取出。

  饮食卫生:食材需进行冷藏保存,避免贪图凉爽而过量食用冰饮,谨防因急性肠胃炎引发呕吐物呛入气道。

  二、高温天“三重防护”核心要点

  1. 防暑急救

  若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38℃)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冰袋冷敷颈部、腋下,并补充淡盐水。若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需即刻送往医院救治。

  2. 防晒护肤

  紫外线可加速皮肤老化,甚至诱发皮肤癌变。户外活动前30分钟应涂抹SPF30+的防晒霜,汗湿后每2小时补涂一次;采用物理遮挡(如防晒衣、遮阳伞)的方式,防晒效果更佳。

  3. 特殊人群重点看护

  儿童及老人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需缩短户外活动时长;有心脑血管病史者应避免剧烈活动,警惕因脱水诱发脑中风。

  石大伟特别提醒:“暑期进行亲子互动固然是好事,但健康安全始终是首要考量。出发前应备齐防晒装备、急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生理盐水喷雾),活动过程中时刻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此方能让美好回忆不留遗憾。” (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