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嘉荫县向阳乡“党建芯”驱动“民宿梦”
2025年07月08日 20:36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8日电(程玉)在蜿蜒的黑龙江畔,百年界江风光旖旎。位于中俄边境的嘉荫县向阳乡雪水温村,曾是一个典型的“三留守”村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庄活力不足,村民们守着得天独厚的界江资源,却苦于“看得见家乡灯火,寻不见致富出路”。当文旅产业与边境党建相遇,当民宿经济与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碰撞,嘉荫县向阳乡在北纬48度的边境线上,谱写出了一曲“红色引领、绿色发展、金色收获”的新时代乐章。

  党建领航:破解“边境村”发展困境

  据悉,嘉荫县向阳乡党委敏锐捕捉机遇,提出“边境党建+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既然年轻人留不住,那就让游客走进来;既然守边是责任,那就让责任变成发展优势。一场以特色民宿为载体的“美丽革命”,在边境线上悄然打响。

  发展民宿并非易事,嘉荫县向阳乡党委以“党建+旅游”为模式,将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2020年,成功引入高端民宿“品悠然•江舍”,次年获评全市首家黑龙江省四星级旅游民宿。2022年,追加资金建设渔家、农家民宿和伴手礼特产店,构建区域营销矩阵,面对村民的观望态度,乡党委坚持示范引领、政策扶持,以实际成效赢得信任。2023年,向阳乡雪水温村民宿收益显著,叠加政府优惠政策,才彻底扭转局面。如今,向阳乡民宿从4家增至41家,床位达549张,带动209人就业,更是带动有机农副产品对外销售,实现“北货南销”200余吨,并开展线上销售。

  在民宿产业发展与农产品销售齐头并进的背景下,向阳乡党委本着“创业在先,致富为民”的理念,以雪水温村为试点,规划“两区一线”发展框架,盘活24户闲置农房,同时与湖北神峰山庄合作,拓展客源至上海、武汉等地。2024年接待游客1万6千余人次,营业额240余万元,拉动本土零售行业旺季效益增长约30%,实现民宿发展与兴边富民同频共振。

  红色引擎:当“小民宿”装上“党建芯”

  民宿经济实现长效发展,向阳乡党委给出的答案是将“贴心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到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乡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卫生院、边境派出所开展“义务理发”“义诊”“法律知识进农家”等惠民活动。立足旅游乡定位,向阳乡探索组建了网格服务队,在雪水温村街道路牌上印制了“鱼米之乡 山水向阳”公众号二维码,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2024年,为游客解决问题率达100%。

  特色赋能:当“民宿村”变身“会客厅”

  如今的向阳乡,民宿已成特色文化窗口。“俄罗斯风情园”具有欧式“洋葱头”建筑风格,游客通过欣赏异国建筑、换装摄影、美食品鉴等项目,实现“进一园,游两国”的旅游体验;“农家”民宿中,磨盘小径、围炉煮茶烤肉,让游客远离喧嚣,回归自然,尽享康养之趣;“界江人家”民宿,临江茶咖餐厅,凭窗远眺壮美黑龙江,江风拂面,心旷神怡。2024年,全乡民宿累计开展文化体验活动10余场次,冬季接待旅游体验人数300余人,让边境文化从“深藏闺中”到“走进客房”。针对边境旅游“半年闲”瓶颈,开发了“冰雪民宿”“避暑民宿”等差异化产品:冬季推出“界江冰钓”“拖拉机拉雪圈”等项目,民宿配套热炕头、杀猪菜火锅,让游客体验“零下30℃的温暖”;夏季开展“跟着界碑去游江”活动,傍晚游客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沿着边境线谈心散步,一边观赏美丽的界江风光,一边听着村里的老人讲述边境小故事;春秋季依托“龙乡开江”“黑土开耕”主题活动,游客既能体验农事乐趣,提升参与感和互动性,又能购买多样的特色农产品。2024年,全乡民宿平均入住率达85%,破解“半年营业半年歇”的困局,带动农产品销售达到新的突破。

  振兴答卷: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

  当我们谈论乡村振兴时,向阳乡用实践来诉说:振兴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而是初心与民心的同频共振;当我们说到党建引领时,雪水温村用实践来证明:党组织的作用,就体现在带领群众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的每个细节里;当我们强调守边护边时,边境民宿用发展来印证:新时代的戍边精神,不仅是持枪站立的威严,更是用双手创造幸福的担当。(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