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一院创伤骨科为八旬老人完成肱骨近端解剖髓内支撑假体系统手术
2025年07月04日 12:28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4日电(张静宇苑斯淇)近日,哈医大一院创伤骨科引进国家骨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唐佩福院士和陈华教授团队研发的增材制造肱骨近端解剖髓内支撑假体系统,在陈华教授的指导下为一名78岁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并伴有骨质疏松的女患实施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增材制造肱骨近端解剖髓内支撑假体系统为我省首次应用,成功地填补了省内空白,为老年骨质疏松病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技术解决了传统内固定技术无法解决的骨质疏松病人肱骨近端“蛋壳样”区域缺乏有效支撑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能够实现小切口、有效复位、稳定固定的保肩目标!

  78岁的李奶奶(化名),18天前不慎摔倒,右肩一直疼,难以动弹,日常活动受到严重限制,影响了日常生活。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多家医院就诊,均因高龄,骨质疏松,骨折粉碎严重,未予收治,经过多方打听后来到哈医大一院创伤骨科。

  入院前,李奶奶在创伤骨科团队谷文光主任带领下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诊断为右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经过科室讨论,学科主任王文波教授会诊后认为该患者高龄,骨质疏松,骨折粉碎,若采用传统的钢板螺钉内固定可能出现复位困难,内固定物失效问题,而采用半肩置换手术的话,术后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反肩置换也存在创伤大费用高的问题,因此患者比较适合肱骨近端解剖髓内支撑假体系统。

  术前,根据患者右肩关节三维CT影像情况,个性化设计定制解剖髓内支撑假体系统,包括肱骨髓内主钉、肱骨头动态稳定螺钉、肩袖固定板等组件。术中,患者取沙滩椅位,经三角肌小切口入路,切口长约6厘米,通过微创撑开和撬拨技术复位,置入肱骨髓内主钉,其近端金属骨小梁+微多孔结构的几何形状体为肱骨头提供直接髓内支撑,将粉碎骨折片以支撑体为模板进行复位和固定。手术顺利完成,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固,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被动活动肩关节,有效避免术后关节粘连僵硬,为获得术后良好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奠定了基础。

  谷文光主任介绍,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肱骨近端骨质脆性高,骨头像鸡蛋壳一样,一旦发生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很难复位和固定,常规钢板螺钉固定因骨质疏松,螺钉把持力不够,手术失败率非常高。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为骨科手术带来了新的变化,通过精准的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与患者骨骼完美匹配的解剖支撑系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同时,这一技术也很好地解决了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螺钉失效,骨折粉碎难以复位的问题,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哈医大一院创伤骨科以四肢骨关节创伤和运动损伤为主要方向,包括复杂疑难多发伤,四肢骨折、关节周围骨折、骨盆骨折、骨感染及多发韧带损伤,肩膝踝关节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等。(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