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3日电(田为 曹玥 李景林)在普外科领域,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和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因为其复杂性高、难度大、风险高,单独其中一台都可以被称为“金字塔尖上的手术”。近日,哈医大二院普外科主任钟翔宇教授团队在一台手术中将这两大高难度手术相融合,同时实施了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和左半肝及尾状叶切除术,顺利切除了远端胆管和肝门部胆管的两大病灶,完成了普外科领域“航母级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哈医大二院普外科主任钟翔宇教授(右1)带领姜兴明教授(左1)和李景林副主任医师(左2)等人手术
今年51岁的杨女士,在一周前身体出现不适,巩膜出现黄染,来到哈医大二院检查时发现其血胆红素水平升高,同时彩超检查报告显示,远端胆管和肝门部胆管(左肝管和肝总管交汇处)存在两处占位性病变。唯一可以解除杨女士病痛延长生命的方法就是手术切除两个病灶,那也就意味着要在一台手术中同时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和左半肝、尾状叶切除,手术难度空前,存在极大的风险。

MRCP显示胆管两处病灶
患者和家属们经过慎重商议,表示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为了对肿瘤情况有更精准的掌握,术前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包括256排增强CT三维重建、胆道核磁水成像、吲哚菁绿肝脏储备功能检测等,术前发现杨女士的肝动脉存在解剖变异,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因此术中解剖胰腺钩突系膜时需注意保护解剖变异的肝右动脉。对病情进行全面精准的量化分析,将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后,钟翔宇教授主刀,带领姜兴明教授、苏志雷副主任医师、李景林副主任医师,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多年的经验顺利将两大病灶切除,全腹腔镜下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和左半肝及尾状叶切除术,并且彻底清扫病灶周围的淋巴结。目前杨女士身体仍在恢复中。

完整切除病灶
钟翔宇教授介绍,杨女士胆管上的两个病灶相距较远,远端胆管病灶需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病灶需要行左半肝及尾状叶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切除的范围包括胰头、十二指肠、肝外胆管、胆囊、部分胃及空肠上段,然后分别做胰肠吻合、胆肠吻合和胃肠吻合,完成消化道的重建,也就是所谓的“四切三吻”,是普外科公认的操作最为复杂的大型手术。半肝及尾状叶的切除,尤其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需要具备肝移植技术和经验,预防术中行血管的切除重建。所以,联合两种手术同时进行可以称为是“普外科航母级手术”,不但要求外科医生同时具备肝胆外科和胃肠外科的技术能力,拥有肝脏移植的经验,同时也是一个医院重症医学科、手术室、麻醉科等多学科综合能力的体现,而且这种病例在国内外的报道也非常少见。哈医大二院拥有丰富的肝脏移植和肝胆胰手术经验,目前已经开启了精准诊疗时代,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实现了3D重建、术中超声引导、荧光标记、AR定位等,使肝胆胰等高难度手术更加精准、安全,手术水平跻身国内前列、国际水平。
钟翔宇教授指出,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对于黄疸的治疗原则模糊。一般成年人的黄疸,如果是由于胆管结石或者是胆管肿瘤引起的,治疗原则首选是手术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肿瘤,延长患者生命,并改善生活质量。而对于那些经过MDT会诊评价不适合手术的病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可以选择支架减黄治疗,也能为病人缓解症状并延长一部分生存时间。而且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以往认为不能手术的病人,转化治疗后也获得了手术机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