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同江:巧构编制管理“动”平衡 扎牢制度建设“静”根基
2025年07月02日 14:5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日电 (李雪峰)同江市编制部门紧扣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核心目标,坚决打破“一核定终身”的传统模式,以创新驱动推动机构职能体系协同高效运转,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筑牢坚实保障。

  动态监测评估,精准把握机构需求“风向标”。依托大数据赋能,构建覆盖全市的"实名制管理+大数据分析"双轮驱动监测体系,充分运用信息管理平台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全市各部门、各领域机构编制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测,精准适配发展需求。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及重要事项报告工作,全面采集分析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的职能履行、人员结构、业务量变化等数据,依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机构编制资源,确保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聚焦“口岸经济带”建设需求,上半年针对涉及经济民生领域的多家单位,从机构设置、工作机制、领导职数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清晰界定部门职能、精准匹配岗位、科学配置领导职数,直接提升了管理运行效能,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体制机制基础。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明确了各政府工作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职能,细化了生产安全领域的责任分工。这一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有助于从制度层面防范安全风险,为社会稳定发展做好保驾护航。同时,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落地,完成了多项民生及综治领域的改革。这些改革既聚焦群众切身利益,又着眼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共同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多领域协同推进、助力发展的良好格局。​

  跨部门领域调剂,盘活编制资源“蓄水池”。为破解编制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我市创新构建“动态管理、精准调配、统筹使用”的编制资源配置体系,以行政与事业编制优化调剂机制为抓手,全面激活编制资源效能。通过建立“空编回收—集中管理—统筹调配”闭环流程,将收回的空编纳入市级编制“大盘”,作为应对临时性、阶段性工作的“机动部队”,有效提升编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制度建设层面,出台相应周转编制使用管理标准,构建全链条规范化管理体系。从周转编制的适用场景、申请主体、审批流程到使用周期、回收标准,均进行了细致规范,明确将重大战略实施、应急任务处置等纳入使用范畴,为编制动态调配提供制度准绳。在实际执行中,对承担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任务攻坚的单位实施“一事一议”精准调剂,严格遵循“专编专用、专项审批、专项回收”原则,确保编制资源靶向投放至发展主战场。依托周转编制制度,持续为城市管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供血赋能,有效缓解重点工作推进中的人员编制缺口。同时,强化组织、编制、人社等部门跨领域协同,建立编制资源联动盘活机制,通过清理“僵尸编制”、优化岗位设置等方式,深度盘活行政及事业沉淀编制,不仅高效完成事业单位人员落编工作,还为选调生招录、公务员考录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预留充足编制空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打破监管壁垒,织密机构编制“监督网”。为筑牢机构编制管理“刚性防线”,同江市积极构建“巡察审计+部门联动+信用监管”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巡察监督、审计监督重点内容,通过专项检查与常态化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对编制使用、职数配备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流程体检”,从源头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在监督机制建设上,深化组织、纪检、编办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构建“线索联查、问题联治、整改联促”工作格局。一方面,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多渠道受理群众监督,同步完善并公开机构编制信访举报指南,畅通社会监督路径;另一方面,对涉及严重违法违纪的问题线索,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与闭环处置流程,确保问题发现、调查核实、整改落实各环节无缝衔接,实现监督效能最大化。制度执行层面,严格落实《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完成市直部门、乡镇(街道)及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的重要事项报告工作,实现机构编制管理“底数清、情况明”。同时,依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对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开展实地核查,聚焦单位履职效能、登记事项执行、章程落实等核心内容进行“穿透式”检查。针对核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下发整改通知书,建立“问题台账+限时销号”机制,并将整改结果纳入事业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形成“检查—整改—评价”的管理闭环,切实维护法人登记管理权威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体制机制保障。​(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