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雪域仁心映光明——黑龙江省眼科医院援藏仁布县医疗纪实
2025年05月23日 19:40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23日电(周同 杨琳琳)5月22日,西藏仁布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前,洁白的哈达在高原阳光下舒展。在黑龙江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统筹协调与全力支持下,仁布县人民医院领导将象征敬意的哈达逐一献给黑龙江省眼科医院援藏医疗队员:“你们带来的不仅是光明更是跨越万里的同胞深情。”这一幕,为连续高强度工作的医疗队画上温暖句点——他们在4天内完成128人筛查、29台精准手术,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筛查宣讲:让光明之路有“温度”

  “阿爸,这个手术是微创手术,不用害怕,明天就能看清孙子的脸啦。”在仁布县人民医院,医生周荣奎握着藏民的手,用提前学的藏语与翻译人员配合耐心讲解手术原理。医疗队深知,语言障碍和对手术的陌生感是藏族同胞最大的顾虑,每完成一例筛查都会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从术前准备注意事项到术后用眼习惯,从人工晶体的选择到术后复查时间,事无巨细地打消疑虑。

  筛查现场,医疗队员们手持便携式设备穿梭在排队的人群中,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眼压测量。“我们多讲一遍,群众心里就多一分踏实。”医疗队员们说。整整一天的筛查,他们顾不上喝一口水却始终带着微笑。

  连续作战:12小时手术室里的“光明接力”

  主刀医生的手术服被汗水浸透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手势——高原白内障患者的晶体核硬度普遍较高,每一次超声乳化都需要更精准的能量控制。“注意患者血氧饱和度,保持头位稳定。”他边操作边向身旁的县医院医生讲解要点,完成手术的同时,同步开展“手把手”教学。

  从晨光熹微到星斗满天,2天内医疗队完成29台手术,平均每25分钟完成一例。最后一台手术结束时,护士的护目镜上已结满水雾却坚持为术后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看到他们明天就能重见光明,累点算什么”。

  术后守护:揭纱时刻的“双向奔赴”

  “阿妈,您试着慢慢睁开眼睛。”5月21日清晨,医护人员轻轻揭开藏民的纱布。老人先是一愣,继而伸手抚摸医疗队员的脸庞:“看清了,看清帮我手术的人啦!谢谢你们”。

  术后查房时,队员们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满了注意事项:“3床老人习惯喝酥油茶,要提醒术后一周避免过烫饮食”“5床阿妈年龄较大需叮嘱家属监督按时滴眼药”。每一次揭纱都是一次情感的迸发——藏民们望着医疗队员着笑个不停,81岁的阿佳对着远处的雪山说要“看清祖国的大好河山”

  哈达情深:留下带不走的“光明火种”

  离别前,仁布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医疗队员献上哈达时特意用汉语说了句“谢谢”:“你们教给我们的,不仅是手术技术,更是医者对生命的敬畏。”

  当医疗队乘车离开时,阳光掠过雅鲁藏布江支流,照在29双重获光明的眼睛里,也照亮了黑龙江与西藏之间那条用仁心铺就的光明之路。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正如援藏医疗队工作日志中写的:“每一次俯身检查,每一次精准手术,都是对‘健康中国’最朴素的践行。”(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