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果午湖畔的动物家书
2025年05月23日 16:0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23日电(周娜 徐媛媛)清晨,太阳还躲在云缝间打盹,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果午湖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里就已经“奏响”和谐的生命“交响曲”。成群的绿头鸭掠过泛起涟漪的水面,须浮鸥的翅尖扫过新生的芦苇嫩芽,“休息”了一夜的小动物们迫不及待开始新的“探索”,一幅幅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青头潜鸭:从盐碱地到浮床上的新生

  “妈妈,你看我带回了什么?”青头潜鸭小青衔着翠绿的枝条奔向妈妈。“弟弟妹妹马上就要出生了,我们一起帮它们做个窝吧,这都是我新采摘的树枝。”它的妈妈轻吮着小青,接过枝条,开始织藤做窝。

  虽然是世界极危物种,但这些青头潜鸭已经在果午湖有了三代同堂的大家庭。

  “初到这片水域时,湖水泛着碱花,周围还遍布着201口油水井的管线、计量间,芦苇稀疏得藏不住雏鸟,咱们更是没办法安家。”听着妈妈的话,小青瞪大了双眼,无法将眼前“绿廊相连,湿地成景,河湖相通”的生态环境与妈妈的话联系到一起。

  “2006年,这里来了一群人,他们一边对油水井的管线、计量间进行改造,一边对果午湖进行清淤、治碱、换土、铺路、植树和排水,从他们的行动中我们清楚地知道,这是人类在帮助我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随着水体治理、湖渠连通、湿地植物栽培与扩繁、“客土+表土”改良栽培技术措施的施行,打造出深水浮床(供鱼类避敌)及芦苇荡过渡带,重构生态梯度。果午湖的湖水越来越清,两岸的芦苇越来越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儿来这里安家,目前水域已观测到60余种动物。

  不一会,“新家”做好了,小青的弟弟妹妹也陆续破壳而出,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这里太美了,我好喜欢这里。”

  红隼:从“铁皮屋”到五星级家园

  “哐当哐当……”2024年,红隼小褐听到了钢铁碰撞的声音,惊地从干草窝里飞了起来,“难道人类要把我们撵走吗?”小褐不免有些失落,为了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它凑近了施工区域,却听到了这样的对话。“咱们今天加加班,尽快给红隼做好‘旅馆’。”

  小褐和伴侣大吃一惊,最初警惕地盘旋,伴随着一次次机械的伴奏,工人们真地拆下了报废的油管做支架,将铁丝网制作成蜂巢状的“昆虫旅馆”,又在杨树上钉满原木鸟巢,还在内部铺着木段、干草。“曾经,我们以为人类的钻井平台是永远的禁区,但现在,这样的‘铁皮屋’比岩缝更温暖。”小褐感动地说。每天,小褐都和伴侣在芦苇丛中穿梭,欢快地歌唱,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有一天,小褐又听到了熟悉的碰撞声,惊喜地发现中国石油首个“绿色共享小屋”也落户在了大庆油田碳中和园,新布设132个昆虫旅馆与人工鸟巢,也吸引了红隼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筑巢繁殖。

  “我们在这里得到周到的照顾,透过玻璃窗,我们能看到来这里参观的市民,它们认真地观察我们在本杰士堆育雏,却不会踏入半步,夸赞我们漂亮,却不会拍照惊扰我们。”小褐说。这里通过主题活动等形式,吸引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网络。

  须浮鸥:从躲藏不安到与镜头共舞

  小绿是一只须浮鸥,身形小巧,腹部深色,尾浅开叉,飞行轻快而有力,喜食小鱼、虾及水生昆虫,它是这里的“新客”。“曾经,我生活的芦苇荡不断被破坏,许多同伴都失去了家园,四处漂泊,害怕靠近生产区、生活区。”小绿开心地说,“直到我来到了果午湖,这里有又高又密的芦苇丛,那是我最爱的藏身之处,它们为我提供了绝佳的庇护所,让我能躲避天敌的追捕,各种昆虫在水中嬉戏,这些都是我的美味佳肴。”

  最让小绿感到惊喜的,还是人们对它们“无声”的关爱。云台变焦相机能实时捕捉到它在水面上翱翔的身姿,5G野保相机记录着它和同伴的每一次俯冲,所有数据实时回传至中国石油与华为共建的中国石油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综合监测系统。

  “2024年7月,这里新增了6处监测设备,5部红外野保相机覆盖保护地核心区,实时识别重点鸟类及陆地动物的影像,通过物种信息明确环境治理的评估指标。”小绿说。

  合理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让黑嘴鸥在浮床上破壳,红隼选择在人工巢穴育雏,须浮鸥在监控摄像头中自由玩耍……如今,占地198万平方米的果午湖保护地,空中鸟儿飞、地上蛙儿叫、水面昆虫戏、水中鱼儿游的生物多样性已经呈现,2024年更入选《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中国现状研究报告》,为全球工业区生态修复提供了“中国样板”。

  如今的果午湖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已从“被动修复”的1.0时代,迈向“生命共同体”的2.0时代,这里不仅有AI监测的精准,更有对生命本能的尊重。大庆油田将进一步扩大保护地面积,完善生态廊道建设,促进生物的迁徙和交流,提升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稳定性,推动生态保护从“被动修复”迈向“主动增值”,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绿色动能。(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