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5日电(记者 刘锡菊)逛博物馆、看展览、体验传统文化、打卡红色遗址、参加研学活动……,这个“五一”假期,全省各地博物馆人气不减,大批公众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魅力,汲取深厚文化滋养,享受不一样的假期时光。

据统计, “五一”假期,黑龙江省各地博物馆接待观众 95.4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全省多家博物馆到达日接待观众人数上限,博物馆里人头攒动、观众络绎不绝。
“五一”假期,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着力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在原有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基础上,积极指导全省各地博物馆策划推出百余项特色展览和系列文化活动。在展览和活动设计上,鼓励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以历史文化为“加持”,创新设计有“颜值”、有“内涵”、有“创意”的展览和活动,引领公众开启历史文化“心灵之旅”,打造跟着“博物馆去旅行”的文化休闲新业态。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博物馆求新、求变“破圈”的努力,呈现双向“奔赴”。

一、馆馆有特色,展览活动精彩纷呈
黑龙江省博物馆推出“致敬工匠精神 劳动创造历史”活动。以演绎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展示农业、林业、石油、煤矿等领域劳动者的艰辛与成就。“穿汉服、学养生、诵经典”,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解锁博物馆新的“打开方式”,沉浸式体会传统文化新玩法。活动打造十大主题板块,形成环形文化路线。无论是在“脉络寻春”中体验养生锤制作,还是年轻人在“潮流咕卡”中混搭古今美学,或是在“诗启芳华”中感受诗歌魅力,都让文化更生动融入生活。来自内蒙古的游客表示:“在红砖绿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别有一番风味,游戏参与度高、趣味性强、环环相扣,特别有意思。”
哈尔滨市博物馆发挥“博物馆群”优势,根据23个主题博物馆的特点,为观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产品。这个假期,特色展览、趣味活动、革命传承、线上直播,每一项都让观众“忙”翻天。“油画里的丁香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俄罗斯画家竟画出哈尔滨人的乡愁”。哈尔滨市博物馆“丁香之城春日花语——当代俄罗斯著名艺术家油画展”让丁香与油画共舞,探寻城市与自然的共生脉络;在哈尔滨市博物馆钟表收藏展,家长带领小朋友们把废旧纸盒变成独一无二、可爱模样的卡通钟表。“狮子、青蛙、企鹅、长颈鹿”等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卡通钟表充满童趣。“哈尔滨红色遗址手绘版旅游打卡地图”呈现36处代表性红色遗址,打卡集章、扫码答题,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足不出户“云上穿越”“文化充电”新模式。哈尔滨市博物馆推出“五一‘趣’哈博云端漫游历史美学盛宴”,线上直播观看人数400余万人次。打破空间限制,看文物“活”起来,美学“潮”出圈。
萧红故居纪念馆联合常德丁玲纪念馆推出“黄金时代——‘五四丁玲’走进萧红展”,深受文艺青年喜爱。来自山东的王女士表示:“自己特别喜欢萧红的作品,尤其是《呼兰河畔》中萧红对故乡的眷恋。今天特别幸运赶上新展启幕,逛故居、看展览真是不虚此行。”第四次文物普查如火如荼,伊春市博物馆推出“伊春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成果展”,诉说伊春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脉络。

二、研学有创意,内容形式异彩纷呈
“五一”假期,博物馆研学正当时。博物馆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孩子们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
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在瑷珲历史纪念馆中,研学导师为同学讲述国家版图、规范使用国家地图和中俄东部领土的演变历史等知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博物馆负责人表示:“通过‘拼地图’比赛以及趣味知识互动问答等,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版图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当博物馆遇上非遗,会焕发怎样的光彩?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举办“线系古今纸载乡愁——‘风筝’的故事”青少年研学活动。以“博物馆+非遗”带领青少年在竹篾绢帛中解码中华文明,在旅俄侨史中感悟家国情怀。
了解家乡自然、写生动物标本,绘画美好生活。孩子们在鹤岗市博物馆探索家乡自然、描绘所见所感。七台河博物馆“青山绿水——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研学活动,带领大家共情山水,开启探索青绿山水艺术魅力的旅程。汤原县博物馆里小朋友们用眼看、用耳听、用笔画、用心记,探寻历史记忆,开启沉浸式求知之旅。博物馆里的“国际范”。俄罗斯青少年团队、家庭自驾游等组团打卡东宁要塞博物馆,中俄两国人民共度“五一”假期。
“五一”假期中的“五四”青年节,点亮劳动美,奋斗正青春。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推出“新时代青年先锋代表分享感悟”“红领巾系传承赤子心续荣光”等系列活动,是致敬也是弘扬传承。豁达超脱的“东坡先生”,热血沸腾的“五四青年”,在马骏纪念馆广场上演跨越时空的诗歌朗诵,抒发青少年对祖国真挚的爱。

三、服务有温度,设备服务“上新”贴心
全省各地博物馆优化预约参观,科学分流观众,取消周一闭馆,适时延长开闭馆,“上新”文物展品,增加讲解场次,提升参观满意度和获得感。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上新”日本九八式军刀、日军家书等多件重量级展品,与现有展览形成互文,丰富展览叙事。来自北京的游客感叹到“尽管博物馆里人流不息,但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引领下,参观井然有序,感谢节假日还辛勤工作的工作人员”。
全省60余家博物馆提前向社会发布开馆公告和展览活动预告;50余家博物馆根据人流,增加讲解和活动场次;绥化市博物馆满足观众参观需求,延长闭馆时间;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和汤原博物馆节前开展设备设施维护及安全检查和演练;哈尔滨南岗博物馆美化馆区环境,看展、赏花,邂逅浪漫春光;东宁博物馆优化馆区环境,修剪绿植、更换40个垃圾桶;中东铁路博物馆依托网红小镇,室内看展览,室外游遗址,相互补充,交相呼应。

博物馆热度不减,成为假期公众休闲的“必选项”。黑龙江各地博物馆积极谋划、推陈出新,主题展览次第登场,体验活动精彩纷呈,服务升级花式“宠”客,丰富假日文化生活,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