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哈尔滨南站编组场:保障“五一”运输高峰安全正点发车
2025年05月03日 12:39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3日电(黄岩静)“十车……五车……三车……”5月1日9时许,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哈尔滨南站编组场上,机车的轰鸣声与车轮摩擦声交织成歌。36岁的运转车间调车长于明明站在机车上,一边与工友沟通作业进度,一边通过对讲机指挥机车进行连挂作业。

  5月1日9时,于明明正在进行调车作业。黄岩静 摄

  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货运编组枢纽,这个站"五一"期间迎来运输高峰。于明明所在的峰尾调车组任务尤其艰巨,上下车、提钩、接风管、处理拳钩、转线、牵出……从接班起,他和工友们就像上足了发条般,忙得脚不沾地。“节假日货运量不降反增,特别是电商物流和‘三农’物资运输压力大。”于明明说。他手中的调车作业通知单上,密密麻麻排着一长串作业计划。

  9时40分,本项编组作业顺利完成。于明明站在机车前端,身体随着车辆行进微微晃动,眼睛却始终紧盯前方,不时按下对讲机发出指令,指挥着这个由60多节车厢组成的“钢铁长龙”加速移动。“调车作业容不得半点马虎。”于明明说,“一个车钩没连挂到位,就可能影响整列车的出发时间。”从事调车工作12年来,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与近乎苛刻的专注。

  5月1日9时30分,于明明正在确认信号。黄岩静 摄

  10时许,阳光从厚厚的云层后面探出头,钢轨反射着刺眼的光。于明明正在为一列满载煤炭的货车接风管,他犹如一只猎豹般在钢铁丛林间钻进钻出,伸腿、下蹲、重心前移、两臂前伸、抓提贴压,“咔嗒!”几秒钟便将接好一只风管。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需要丰富的经验积累。“一天得接近百个风管,早就形成肌肉记忆了。”于明明说。日复一日的锤炼,早已将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刻在他的骨子里,而比动作更深的,是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13时20分,饥肠辘辘的于明明回到间休室。食堂送来的盒饭已经放了一个多小时,他赶忙抽空扒了几口,饭菜早已凉透。“今天车流密集,吃饭、喝水都得见缝插针。”他边吃边翻看下一项作业计划。正说着,对讲机又响起:“5调,准备进行22道编组作业。”他立即放下筷子,戴上帽子:“走,干活去!”

  19时,华灯初上。编组场的照明灯次第亮起,为钢铁丛林披上金色的外衣。于明明守护着最后一列车开往出发场,这一天,他和工友们完成了12864辆车的调车任务,行走超过2万步,发出指令数百次,创造了开年以来班组单日作业量新纪录。

  5月1日15时,于明明护送列车到达出发场。黄岩静 摄

  当被问及节假日不能陪伴家人的感受时,这位东北汉子朴实地说:“火车不停轮,铁路人不放假嘛。话说回来,看到一列列货车安全正点发出,那种成就感就是我们最好的节日礼物!” (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