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30日电(刘璐)30日,记者从伊春市委宣传部获悉,伊春市直机关“书香机关·滚烫阅读”活动推进以来,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把书香机关建设作为全面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书香机关·滚烫阅读”阅读文化品牌建设为引领,着力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2024年,市直机关工委评选市直机关“十佳书香机关”。为发挥“十佳书香机关”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设“书香机关月度风采展”专栏,集中、充分展示书香机关建设的先进经验及优秀成果,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激励市直各部门互学互鉴、比学赶超,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勤学善思、笃信笃行,为推动该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凝聚奋进力量和文化支持。
近年来,市委宣传部聚焦“读有引领、读有阵地、读有成效、读有优势、读有推广”扎实推进“书香机关”建设,构建起集政治引领、阵地支撑、成效转化、示范推广于一体的阅读体系,以“当先锋”“打头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为“书香伊春”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读有引领:在字里行间筑牢信仰之魂
理论武装是筑牢信仰之基的基石。市委宣传部将政治学习作为书香机关的“根”与“魂”,让一本本原著成为连接思想的桥梁。那些划过重点的批注、笔记本上的心得,让党的创新理论如同春雨般浸润心田。部领导纷纷走上讲台,不仅分享“如何从海量书籍中挑选智慧结晶”的方法,而且语重心长地传授“在繁忙工作中守护阅读时光”的秘诀。他们以自身经历讲述阅读如何提升思维格局、磨砺写作锋芒,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从要求变为自觉。党员干部们踏入“老钱柜”遗址,聆听讲解员饱含深情讲述林海雪原中的抗联故事,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读有阵地:于细微处铺展书香画卷
走进部机关阅览室,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1000余册藏书的图书室如同知识的宝库,政治理论的深邃、经济发展的智慧、人文历史的厚重在这里交融。书架上,既有《之江新语》这样的思想典籍,也有《人类简史》等拓宽视野的佳作。年轻干部们喜欢在午休时捧一卷书,让文字带他们暂离案牍,在墨香中积蓄能量。
走廊里的文化墙是机关文化阵地的重要载体,书画作品静静悬挂,仿佛诉说着伊春这座森林城市与书香的不解之缘。这些直观的文化符号成为办公空间的无声“宣传员”,过往干部职工常在此停留,或品味书法作品的笔力章法,或思索警句中蕴含的学习哲理。文化墙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重视学习、崇尚阅读”的价值导向,让办公区域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成为浸润文化气息、滋养精神世界的学习空间,有效提升了机关整体文化品位。
数字时代的阅读阵地同样生机勃勃。微信工作群里,不定期推送的“好书好文”引发热烈讨论;“学习园地”展示板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交流发言被精心汇编,那些关于“如何讲好伊春故事”的思考、对宣传工作创新的建议,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思想碰撞的起点。在这里,阅读不再是孤独的旅程,而是形成了“推荐—分享—共鸣—实践”的良性循环,让书香在互动中扩散,在交流中升华。
读有成效:让墨香沉淀为前行的力量
制度如同筋骨,支撑起书香机关的稳固架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集体学、机关干部集中学的“三位一体”学习体系,让阅读成为制度化的精神滋养。创新开展“伊宣领讲・星火课堂”,业务骨干分享公文写作技巧、舆情分析方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履职本领;公文比武练兵场中,年轻干部们字斟句酌,在横竖撇捺间锤炼严谨作风。这些常态化的学习机制,让“要我读”变为“我要读”,让阅读习惯如同呼吸般自然。
“伊小萱”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是书香机关里最活跃的因子。廉政故事会上,廉政家书的深情让清风正气入脑入心;Deepseek应用座谈交流会上,青年干部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让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头脑风暴”活动中,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为“如何当好伊春故事的讲解员、创作员、宣传员”激发出20余条创意方案……这些充满活力的阅读活动,如同春日的细雨,滋润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有人通过读书分享提升了演讲能力,有人在征文比赛中崭露头角,更有人将阅读中的思考转化为工作中的创新举措,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金点子”。

读有优势:让机关书香化作满城芬芳
作为“书香伊春”建设的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深知“己欲立而立人”的道理。自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书香伊春”要求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响应,累计举办2000余场形式丰富的主题阅读活动,吸引了超过35万人次的参与。
在书香机关建设进程中,紧扣市直机关“书香机关·滚烫阅读”阅读文化品牌,围绕“红色经典故事”回溯精神根脉,依托“传承优秀文化”厚植历史底蕴,通过“品悟名家名篇”涵养人文素养,凭借“汲取奋进力量”激发担当动能。青年干部化身“领读人”,在“滚烫阅读・邀您‘悦’读”专栏中执笔为声,以凝练深刻的荐书语、饱含热忱的读书心得,在机关内部掀起“以书会友、以读促行”的热潮。
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让阅读触手可及。30余名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作家以及文化学者走进“森林书屋”进行沉浸式读书、畅谈式分享,全网触达量超2.2亿次。各级党组织将读书活动纳入主题党日,广大干部群众在午休时间走进“林城书屋”,市区的“职工书屋”里,工人们在下班后翻开技能书籍;乡镇的农家书屋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学习种植技术;校园的“书香角”上,孩子们用彩笔记录读书感悟。
阅读推广活动如同跳动的音符,奏响全民阅读的乐章。1213场“两新”组织读书活动,吸引25万人次广泛参与,营造了以书为友、以书为伴的浓厚读书学习氛围;510次“送书下乡”活动,将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农技书籍成为村民的“致富参谋”;校园里的“大阅读”工程,让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书香家庭评选让阅读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更值得一提的是,“森林读书会”“‘伊’起读书吧”系列品牌特色活动,将伊春的生态之美与书香之韵结合,让阅读不仅是学习,更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
读有推广:让书香故事传向更远的地方
好的故事需要被听见,书香的魅力需要被传播。市委宣传部充分发挥媒体矩阵优势,持续放大书香机关建设辐射效应。《来伊春“森林里的家”读书吧》《在绿水青山间共享开卷之美》《厚植文明沃土建强“书韵嘉荫”》等深度稿件,先后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重要版面刊发,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伊春将森林生态与书香文化深度融合的独特路径。
在全媒体内容创作领域,市委宣传部精心打造“森林读书会”品牌节目,构建沉浸式阅读推广场景。邀请11位本土作家、文化学者担任嘉宾,围绕林区开发建设史、生态保护成果、文旅融合实践等主题,深度拍摄4期专题节目,将小兴安岭的绿水青山化作“行走的阅读课堂”,全景式呈现伊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成果,并重磅推出全民阅读主题歌曲《读在青山绿水间》,将阅读之美与自然之美熔铸为动人旋律。节目上线后迅速引发传播热潮,主平台点击量突破10万次,特别是为青少年定制的“森林读书会——阅向未来”专场,更是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以文化为翼,携书香致远。建设“书香机关”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当每一个人都成为书香的传播者,当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阅读的喜悦,“书香伊春”的愿景便不再遥远——这,正是伊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对这座城市最深情的告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