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一院孙备教授喜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2025年04月30日 12:2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30日电(刘璐)4月29日下午,黑龙江省总工会“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颁奖暨第二届“龙江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在黑龙江电视台举行,隆重表彰2025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孙备教授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份荣誉,非常荣幸,十分自豪!”孙备教授表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感谢省委、省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关心关怀。这份荣誉属于哈医大一院全体同仁,它承载着省总工会和全省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孙备教授,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委员、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外科学学科带头人、肝脾外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胰腺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国之名医·优秀风范”、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首届“龙江名医”“龙江工匠”等荣誉称号。

  勇于担当责任与使命,投身于医疗科研事业

  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从事肝胆胰脾外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长达三十年,擅长胰腺癌、壶腹周围癌、胰腺囊肿、胰腺内分泌肿瘤、重症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及普外科其他领域疑难杂症的诊断与处理。博士及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荣誉,其中《肝移植体保存-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获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后将研究重心转向胰腺疾病,并在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突破传统SAP治疗范式,首创并提出基于“三不原则”的SAP“创伤递升式分阶段处理”治疗新理念,提出融合精准医学、靶向干预理念的创新性治疗范式并率先在实践中最早应用,彻底变革了外科治疗 SAP的传统模式。此治疗原则与理念已被写入《外科学》(本科生及研究生)规划教材及国内诊治指南,且推广至国内20余家胰腺中心。该中心推进高度一体化的 SAP多学科诊治平台,建立黑龙江省胰腺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出了具有重要临床治疗指导意义的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分型,形成了具有团队特色的技术优势及“哈尔滨治疗模式”,使得 SAP整体治愈率提升为94%,居国际领先水平,惠及省内外患者逾万人,社会效益显著。此项研究成果获得2021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始终坚持胰腺炎和胰腺癌并重的研究模式并互为补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课题20余项,累计经费达1000余万元。现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等十余家杂志副总编辑或编委。发表胰腺领域相关学术论文(近十年)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37.3,累计影响因子376.893。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共计10余项。主编或参编领域内专著23部。

  厚植家国情怀,肩负教育强国使命

  他在攻读博士、留学及其工作期间,先后多次谢绝了多家知名医院的高薪邀约,毅然决然地、孜孜以求地专心致志于母校任教;作为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的重要成员,他及所在团队成员深刻践行了黄大年同志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人生写照。

  他作为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冰上项目医疗官,带领全院上下提高政治站位,以“全擎启动、万无一失”的姿态,用心用情用力、精心精细精致圆满完成亚冬会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向世界展示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责任担当和医疗技术水平,赢得亚奥理事会(OCA)“中国医疗标杆”的评价。

  他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派出多名医疗骨干分别支援海拔4300米的西藏康马县卫生服务中心、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及兵团十师北屯医院,带去多项全新的医疗技术,实现了当地医院微创手术的“零的突破”;同时,注重边疆医疗队伍的人才培养,团队成员深知“授之以渔”的重要性,不仅加强对当地医生的技术培训,还为他们提供多项学习进修机会,多角度提高边疆医院的医疗水平。

  深化多元化教育创新,推进内涵式教育改革

  他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六年,专注教学工作,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带领教师团队获得多项教学奖励。《腹腔镜手术模拟系统在外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课程于2020年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消化系统疾病》于2021年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消化系统疾病教研室于2021年获评“国家级虚拟教研室”。

  他作为核心成员于2018年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消化系统疾病》课程于2020年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外科学》于2016年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2年获评“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目前,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名,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重视教学建设、重视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器官系统课程整合式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临床案例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临床场景为中心”。并从多学科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性地提出了“三阶段一贯穿”新理念,将课程思政理念全程贯穿于理论授课、临床见习及毕业实习等阶段,有机融入临床教学的全过程。相关成果《基于“三维度一融入”模式的系列性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已获202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五一劳动奖章闪耀着新时代劳动者的荣光,更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孙备教授将以荣誉为动力,带领全院上下,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落实国家医改系列政策,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转变医院发展方式,深化医疗科研创新,加强医学教育,为龙江人民的健康福祉,为健康龙江建设不断努力,在推进龙江医疗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再立新功!(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