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9日电 题:初心如磐勇担当 一路奋进一路歌——哈电集团第一次党代会以来高质量发展综述
作者 刘畅
时光长河奔涌不息,年轮镌刻奋斗足迹。
从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机组发出第一度电,到全球首座四代核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从不断完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到开辟绿色转型新赛道,每一次勇攀高峰、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彰显着“国之重器”的挺膺担当。
自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哈电集团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征程中奋勇争先,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于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笃定前行。
一路举旗帜,遵循指引明方向
站在历史的新高处极目回望,那些镌刻于岁月长卷中的斐然成就,无不仰赖于引领时代的思想光芒。

图1:2021年6月28日,哈电集团自主设计制造的白鹤滩首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右岸14号机组)实现满负荷发电。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哈电集团以思想引领航向,以实干绘就宏图。聚焦主责主业,立足发挥特长优势,明确了公司发展战略,即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目标,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坚持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运维服务商“三商”的发展定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低碳驱动系统、清洁高效工业系统“三个系统”的产业布局,实施稳基础、见成效、上水平“三步走”的工作安排。

图2:2024年12月14日,哈电集团设计制造的首台“华龙一号”海南昌江核电二期3号汽轮机组1号低压转子顺利发运。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哈电集团精准洞察技术、质量、服务这个制造业竞争的底层逻辑,科学统筹推进“七个强企重点”与“七个兴企关键”,全力落实“在制项目保交货、新投项目保性能、在运项目保稳定、国际项目保履约”任务,推动企业走上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自第一次党代会以来,集团营业收入年均增长7%,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3.6%。2024年,集团主要经营指标在2023年已创历史高点的基础上再次全面刷新纪录,充分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一路勇向前,服务大局显担当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国家队”,哈电集团以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目标,持续深耕。
水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石。近年来,哈电集团持续巩固大型水电领域领先地位,成功攻克世界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水电机组扎拉项目多项“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制的世界最高水头724米、单机容量国内最大425兆瓦天台抽蓄电站机组,持续引领行业抽蓄技术进步。

图3: 2024年11月27日,哈电集团研制的世界首台参数最高、单机容量最大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项目投产,成功填补国际空白。
聚焦清洁低碳时代命题,在高效清洁煤电领域领航突破。自主研制的66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发电装备在陕西彬长电厂顺利投运,代表了该领域世界最高水平;完成世界首个温度和压力双提升跨代升级延寿改造项目,使国能盘山1号机组设计寿命延长30年,为老旧机组创新升级和改造延寿树立新典范。
紧跟时代步伐,优化核电产业布局,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哈电集团成为国内首批同时具有三代、四代核电机组核岛主设备商业化运行业绩和批量化供货能力,以及唯一具备设计、制造核电轴封主泵和大型屏蔽主泵电机资质和能力的供货商。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助力世界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电站入选2024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之一;参建的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商用工程“暖核一号”三期投运,实现零碳热源跨区域共享。
助力我国在自主化燃机领域持续突破,摘取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为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300兆瓦F级重型燃气轮机提供关键部件,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样机(HGT16)正式总装下线。

图4: 2023年10月15日,哈电集团国际公司总承包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四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
深化国际能源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总承包的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获2024年度全球卓越项目特大型项目银奖,承建的巴基斯坦必凯联合循环运维项目获2项亚洲能源大奖。
哈电集团在做强做优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不断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参建的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项目,创造3项世界纪录;自主研制的国产首台100兆瓦光热发电汽轮机成功应用于中核玉门“光热+”示范项目。2024年,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在一场场关乎国家能源装备安全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考”中,哈电集团持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助力我国向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稳步迈进。
一路求创新,科技赋能攀高峰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哈电集团以系统性战略布局筑牢创新根基,用重大自主化成果破除技术壁垒,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图5:2024年7月23日,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基地正式启用。
强化创新核心引擎,构建全域多维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深度参与怀柔实验室建设;深化产学研协同合作,参与8个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并承担攻关任务,牵头与清华大学等50余家单位组建8个创新联合体;立足区域发展,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组建绿色低碳能源创新研究院、黑龙江省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同时,搭建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为依托的“一中心四平台”,以高端研发平台夯实产业创新根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决定等制度安排20余项,打通科技创新“任督二脉”。

图6:2023年12月6日,哈电集团参建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图为哈电集团承制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
在自主创新赛道上,哈电集团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全力突破关键瓶颈。近年来,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百亿元,年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5.4%。凭借持续深耕,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项152项,获得近2400项专利授权,牵头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209项,承担4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7项装备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交出亮眼答卷:66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大容量高水头水轮发电机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核主泵等“大国重器”的技术指标跻身世界前列,展现出中国装备制造的顶尖水准。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哈电集团正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装备制造能级跃升,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持续输出“哈电方案”、贡献“哈电力量”。
一路谋改革,革故鼎新激活力
在当前产业发展机遇期、转型升级关键期、创建一流攻坚期“三期交织”的重要节点,深化改革成为破局的关键钥匙。哈电集团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与系统谋划的智慧,既直击痛点精准施策,又立足长远谋篇布局。
2022年,哈电集团以总部机构改革为抓手,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实现轻装上阵。通过实施组织职能重构,明确总部四大中心定位及八大核心职能,总部部门和直属单位数量及人员精简40%以上,通过科学划定权责清单,将市场营销、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主体责任有效压实到基层单位。

图7: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尺寸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在哈电集团焊接制造成功。
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直击“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核心痛点,将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覆盖至纳入改革范围的全部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坚持“双达标”考核机制,突出业绩导向,有效激活了管理层的创新创业活力。

图8:哈电集团高压电机数字化装配车间操作者正在使用KDK吊车进行装配。
改革焕新不仅体现在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刀阔斧上,也彰显于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中。哈电集团以“揭榜挂帅”机制推进46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建成8个数字化车间,已建项目生产效率提升近30%。
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近年来,哈电集团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3年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考核获评A级、3家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如今,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哈电集团正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智慧,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路强党建,融合共进促发展
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融合发展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命题。如何让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哈电集团以一系列创新举措与坚定实践,给出了答案。

图9:2024年5月20日,哈电集团参与研制的中国出口海外的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K-2)机组达到最终验收条件,中巴双方代表共同签署最终验收证书。图为卡拉奇核电K-2机组主泵电机。
创新构建“三级书记抓质量”工作机制,形成从集团党委书记、所属企业党组织书记到基层单位党支部书记的责任链条。“三级书记”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质量管控重点,全力破解生产经营难题。近年来,集团质量损失率年均降低9.2%,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绝非一夕之功。哈电集团锚定关键领域持续发力。
以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目标,深化党建与经营业绩“联评联动”机制,系统建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先锋队3200余个,组织开展攻关4500余项,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切实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机制,巩固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健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同向发力的制度机制,高质量实现内部巡视五年全覆盖,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3亿元,引进有偿帮扶资金6亿元,为乡村产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图10:2025年1月16日,国家卓越工程师、哈电集团首席科学家覃大清荣登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榜样9》节目。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优化构建“三类三层多级”人才发展体系,培养引进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国家级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专家32人,新增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招聘培养紧缺人才4100余人。首席科学家覃大清荣登《榜样9》。
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2个年度获评A级;中央企业定点帮扶3个年度考核评价为“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体评价为“好”的比率逐年提升……优异答卷的背后,跃动着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脉搏,凝聚着哈电集团党建工作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征途漫漫,更需砥砺前行;使命在肩,必当奋勇争先。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哈电集团不断向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迈进。踏上新征程,哈电集团将以更坚定的信念紧跟党的步伐,立足“三个作用”履行央企使命,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续写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新篇章,全面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