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9日电(李盼)近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团队成功为一位七旬房颤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帮助他摆脱了“纠缠”多年的“穿心咒”,解除心悸、胸闷的困扰。
李先生今年70岁,是一位房颤“老”患者,六年前因房颤做过一次射频消融术,两年后又因心悸、胸闷在外省进行了第二次射频消融术。近几日,李先生再次因房颤间断性发作且伴有心力衰竭来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心血管内二科主任刘晶与医生何淼根据其病情通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且房颤异常顽固,依旧没有转复正常。“如果不进行第三次射频消融术,患者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心律失常,这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下降,引发心力衰竭,后果不堪设想。”刘晶主任介绍。
在为患者进行第三次射频消融术期间,刘晶主任与何淼医生对患者病灶一点一点标测,对残存的电位逐一消融隔离。四小时后,消融隔离成功,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术后1周复查心电图与24小时心电监测,李先生无房颤发作,心悸、胸闷的症状消失。“很感谢二院的医护人员,是你们的精湛技术与耐心呵护让我看到了希望!”李先生对心血管内二科医护团队说。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房颤中心医疗总监、心血管内二科主任刘晶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房颤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提高房颤的规范化诊疗水平、降低心源性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除标准化药物治疗外,可进行食道调搏检测心律失常与经食道超声检查完成房颤射频消融术。

今年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正式启动房颤中心的建设,是医院继胸痛中心建成之后推进医院专科化发展,更是增强医院心血管专科诊疗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重大举措。今后,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将整合院内医疗资源,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规范并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建立起房颤患者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努力提高房颤的整体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造福区域内广大房颤患者。
科普知识小课堂
什么是房颤?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律是由窦房结主导(窦性心律),心室率维持在60-100次/分,而房颤患者的心房肌出现老化(纤维化)或其他病变,出现了有异常起搏功能的细胞及折返环,导致心房率达350-600次/分,且极不规则,表现为乱颤,但不产生有效心房收缩。时间长了,心房逐渐扩大变形,阵发性房颤可演变成持续性房颤甚至永久性房颤。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收缩、舒张都与心跳同步,但在房颤状态下,心房就失去了有效收缩泵血的功能,在发生房颤时,如果心室功能正常,仍然可以维持身体的血液供应,所以不会有明显症状产生。但是心室功能比较差的人,就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长期房颤,还可以导致心脏增大,心力衰竭。房颤最大的危害是有可能诱发脑卒中或脑梗死,俗称“中风”。在房颤的过程中,心房收缩过快,其内的血液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时间长就会导致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如果堵到脑血管,就会引发脑卒中。
房颤如何治疗?
房颤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引发房颤的病因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您的房颤是由其他疾病(如甲亢)继发导致的,那么积极治疗原发病后房颤就可能被治愈。最理想的治疗就是将房颤转为正常的心脏节律(窦性节律),治疗方法有药物复律、电复律和手术治疗(导管消融)。目前认为,症状性房颤,尤其是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应优先选择手术治疗。有些患者的房颤很难转复窦性心律并维持,需要尽可能控制心率,避免心跳过快导致心衰。
房颤最重要的治疗是预防血栓栓塞。房颤患者必须评估血栓栓塞风险,如果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建议规律口服抗凝药物,并同时评估出血风险,目的在于尽可能控制出血危险因素,如更好控制血压、优化药物等,如出血危险因素较多且无法纠正,就要更慎重考虑抗凝治疗。如不能服用抗凝药,因为多数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可考虑左心耳封堵术来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什么是房颤射频消融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微创介入手术。其原理是通过微创导管技术,将特制的导管精准送入心脏内部,找到引发房颤的异常电信号区域。然后,导管释放射频能量,将射频能量转化为热能,使该区域的心肌组织形成瘢痕,从而阻断异常电信号的传导,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1.药物治疗无效: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尤其是那些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抗凝药物出现显著副作用的患者,射频消融术可能是一个替代治疗选项。
2.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房颤可能导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如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手术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3.中风高风险:房颤患者具有较高的中风风险,特别是那些有中风史或伴有其他中风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术减少左心耳的功能,可以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4.心功能受损:房颤可能导致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如果房颤已经影响到心脏功能,射频消融术可以帮助部分恢复心脏功能。
5.年轻患者:对于年轻患者,射频消融术有助于实现长期的心律控制,减少对长期药物治疗的依赖。
6.特定类型的房颤:对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较高。
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也应了解手术的潜在风险和禁忌症,如严重的心脏结构性疾病、心脏瓣膜病或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优势有哪些?
1.根治率高: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可达70%~80%,显著降低卒中风险。
2.微创恢复快:手术无需开刀,仅在穿刺点留下微小针眼,术后恢复快,不留疤痕。术后1-2天即可出院。
3.生活质量提升:多数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需长期依赖抗心律失常药物,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安全性高:虽然射频消融术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术前的详细评估和术中的严密监测,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房颤的方法。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评估手术风险与收益,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