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人才“近悦远来”看大庆
2025年04月25日 17:13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5日电(李慧呈)4月24日,东北石油大学和大庆实验中学“星火计划”卓越人才培养基地签约仪式,吸引了诸多新闻媒体的关注。

  协议约定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实践共研等方式,构建“思政铸魂+学科筑基+实践赋能”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学科特长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能源领域后备人才。

  东北石油大学与大庆实验中学有着共同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基因,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双方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这种“大中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一体化发展,助力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与成长发展的良好生态,更能积极引导在庆学子学在大庆、留在大庆,为推动大庆转型振兴贡献力量。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当前,大庆紧紧围绕转型振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党管人才,用足用活政策,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引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创新性举措,推动人才工作不断提质提效,加速打造东北振兴人才集聚回流先行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024年12月5日,《新时代大庆人才振兴20条》正式发布,这既是牢牢把握人才工作在“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和“五大安全”中的定位,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部署,助推大庆“三个城市”建设的一项升级政策,也是大庆拿出“真金白银”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的务实之举。

  在强化顶层设计上,大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配套了《大庆市拥抱新市民“五免”“六补”“七优”政策措施》及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生物经济等相关系列政策措施。

  在健全支持激励体系上,谋划出台符合大庆市情、具有比较优势、相对超前的普惠性人才政策,在支持对象上面向来庆的各类人才,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涵盖对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支持,既包括新引进人才的安家、落户、医疗、子女就学等暖心政策,也包括已有人才的成长、晋级、科研、发展的支持。其中,市委市政府列支1990余万元,为首批“庆雁”团队及人才提供研究经费支持,将主要用于创新研究、科研条件改善、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学术交流等。

  同时,开展了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印发《大庆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将油化央企、在庆高校等单位纳入分类认定范围,确定了首批大庆市高层次人才301人。

  在搭建发展平台上,扎实推进“政企校”人才发展联合体建设,努力吸纳三方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项目,利用“市委书记进校园”“黑龙江人才周”活动契机,与北京大学等高校签订实习实训、人才工作站等协议,组织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来庆召开技术成果发布会等路演对接活动,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创新链优化人才链、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搭建“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平台,推动建设环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一联盟、一平台、一园区、一套政策”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产、学、研、用”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支持黑龙江多维时空自由制造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与东北石油大学等驻庆高校联合成立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应用,以平台聚才增强整体“智治力”。通过用好事业编制“周转池”、 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等举措,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更加适宜人才发展的营商环境。

  构建“近悦远来”生态圈

  城兴人,人兴业,城市与人才共生共融,大庆用全方位的服务,打造好涵养人才的生态圈。

  多年来,大庆从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多方面悉心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依托 “人才服务窗口”,强化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制发“油城双优卡”,制作《新时代优才优待服务手册》,为人才提供政策解答、交通出行、创业扶持等优才优待服务,落实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着力解决专家人才后顾之忧,为在庆人才、来庆人才营造安心发展环境。

  一直以来,大庆稳妥推进人才引进工作。依托2024年度“黑龙江人才周”“市委书记进校园”等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校园引才活动,共举办招聘会25场次,接收现场报名2100余人。启动2024年度“智汇大庆·社会优引”“庆蓝优引·校园直引”引才工作,结合市属事业单位、市属学校、市属医院工作性质、人才紧缺程度和近年来引才实际成效,差异化、分层次设置了多种引才标准,2024年共引进各类人才767人。同时,积极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利用选派、跟岗学习等,扎实推进《大庆市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落实落细,通过人才培养壮大“十项工程”“技能龙江行动”等努力推进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一系列人才政策“组合拳”, 营造出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为大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当前,大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紧密承接全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开创加快建设“三个城市”新局面。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期待八方英才以昂扬之姿,与大庆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在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的绚丽之花。 (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