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4日电(隋禹)2025年4月23日,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在省法院图书馆的暖黄灯光下,“一起读书吧”主题活动拉开帷幕。作为新时代龙法“文化铸品”十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活动由省法院宣传信息处一级调研员郭富山担任主讲人,退休老干部代表,文学、诵读爱好者及部分干警共赴书香之约,在氤氲茶香与书页摩挲声中,探寻文字的力量与法治精神的共鸣。

书香为媒: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上一次完整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郭富山的开场提问引发全场沉思。他以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的文学遗产为引,叩击阅读的本质:“从甲骨文到电子书,人类用文字镌刻文明的基因库。‘书香门第’的底蕴、‘腹有诗书’的气度,皆源于此。”
援引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史学观、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思,他生动诠释书籍作为“时空隧道”的永恒价值:“当我们翻开《史记》,触摸的是千年脉搏;品读《论语》,对话的是智者心魂。”干警们凝神聆听,仿佛穿越至梁家河的煤油灯下,见证领袖在艰苦环境中以书铸魂的岁月。
阅读之力:碎片化时代的阅读突围
郭富山深入揭示了阅读对思维的重塑:“哈佛研究证实,深度阅读者共情力与逻辑力远超常人。这恰是司法工作者需要的核心素养——既要洞悉人性冷暖,亦需抽丝剥茧的理性。”
他以《致加西亚的信》为例,剖析敬业精神与执行力的辩证关系:“法治路上没有‘躺平者’,唯有如罗文般忠于使命的送信人。”更以自己的成长轨迹佐证:“书籍是暗夜灯塔,让迷途者找到归航坐标。”面对“人均3小时刷手机”的现状,他呼吁干警重拾读纸质书的专注:“每天10分钟读诗、睡前以书代屏——微习惯终将汇成精神江河。”
文化铸品:以仪式感唤醒干警内生动力
活动特别设置“年度借阅之星”评选环节。行政庭马超宇,研究室李璐,法警总队段磊、邹云飞4位干警以年均百本的借阅量摘得殊荣。他们获得的荣誉成为“书香法院”建设的鲜活注脚。




为固化阅读成果,文学、诵读爱好者向参加聆听的干警倡议:要制定一份个性化书单、组织一场季度读书沙龙、开展一次经典诵读展演。
为培树龙江法院人文精神,厚植司法人文情怀,今年,省法院提出加强新时代龙法“文化铸品”十项建设。“今天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让阅读成为干警的习惯,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工作‘硬本领’,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龙江法院铁军。”活动主办单位宣传信息处负责人说。
余韵悠长:书页翻动处自有回响
日影渐正,活动在博尔赫斯“天堂应是图书馆模样”的吟诵中落幕。窗外晴光漫溢,室内书香愈浓。许多干警仍驻足交流,探讨心得、分享书单……
文化铸品,根在铸魂。世界读书日只有24小时,但龙法人的阅读长征永无终点。当法槌与书籍共鸣,当法条与哲思交融,这片黑土地上的法治故事,注定因书香浸润而更加厚重绵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