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4日电(刘璐)在肝胆外科领域,腹腔镜肝切除术以其微创、精准、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正逐渐成为肝脏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近日,哈医大四院肝胆外科团队联合超声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依托多种先进的术中定位技术,成功为众多复杂肝肿瘤患者实施精准手术。
患者张先生(化名),52岁,近期因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前来哈医大四院翟博教授门诊就诊,翟博教授根据王先生的病情状况,为其开具了肝脏磁共振检查,诊断出肝脏Ⅵ段存在一个大小约为16mm×15mm结节,考虑恶性。位置深陷肝实质内,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精准定位。

哈医大四院肝胆外科团队采用术中超声定位技术,在3D腹腔镜下通过高频超声探头实时扫描肝脏,犹如“雷达”般精准锁定肿瘤位置。术中超声不仅清晰显示肿瘤与肝内血管的毗邻关系,更引导手术团队以毫米级精度完整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组织。术后3天,王先生即可下床活动,一周顺利出院。

翟博教授介绍:术中超声是腹腔镜肝切除的“眼睛”,可发现术前影像学漏诊的微小病灶,实时指引切除路径,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尤其适用于深部肿瘤或多发肿瘤的精准定位。
65岁的王女士(化名)被确诊为肝VIII段肿瘤,肿瘤边界模糊,传统手术难以确保切缘阴性。团队采用术中腹腔内超声结合吲哚箐绿(ICG)染色联合荧光腹腔镜技术,术前经静脉注射ICG,肿瘤组织因特异性摄取染料而在荧光腹腔镜下呈现明亮荧光,宛如“黑夜中的灯塔”。手术中,荧光导航系统清晰勾勒出肿瘤边界,手术团队沿荧光标记精准切除肿瘤及周围1cm正常肝组织,术后病理显示切缘完全阴性。王女士术后恢复良好,一周后康复出院。


翟博教授介绍:ICG荧光成像技术犹如肿瘤的“导航仪”,可标记断肝平面或肿瘤显像,特别是对于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如病灶较小或肝功能储备差,不适合大范围切除等,如何实现“根治性切除”与“功能保护”的双重目标成为关键。而多技术联合犹如“排兵布阵”,综合运用可以达到精准定位,精准切除,实现保与切的平衡,特别是在深入肝实质时可以有效避免偏离,结合术前评估、术中实时引导及术后病理确认,形成全流程精准诊疗体系,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佳手术方案。
79岁的李大娘(化名)因肝左外叶肿瘤就诊,田大娘由于心肺功能较差,且高龄状态,手术风险极高。经麻醉科会诊制定精准麻醉方案的支持下,手术团队采用4K高清腹腔镜,精准避开血管“雷区”,实现肝左外叶切除,整个手术过程几乎无出血。术后3天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家属对治疗效果赞不绝口。

哈医大四院普外科二病房在科室主任谭刚教授的带领下,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依托3D、4k、高清、荧光腹腔镜和术中超声等先进设备,形成“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康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肝脏是人体的“生命枢纽”,肝脏肿瘤的治疗需要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如果您或家人正面临肝脏疾病的困扰,欢迎联系哈医大四院普外科二病房(肝胆胃胰脾外科)团队,我们将以专业的技术、多学科的协作,为您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用微创技术点亮生命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