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微创手术20分钟打通食管癌患者营养生命线
2025年04月24日 09:3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4日电(李云鹏 刘思远)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医护团队成功为一名因食管癌导致吞咽困难、并发食管气管瘘的患者实施内镜下胃造瘘手术。

  患者于某因食管癌吞咽异常困难,连最基本的进食都成了奢望。在外院接受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病情虽有所缓解,但不久又遭遇了食管气管瘘的并发症,饮水呛咳、无法进食,四处求医无果。在于某一家陷入绝望之际,他们来到了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求治。

  消化内科主任徐洪雨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把握患者病情,召集芦曦主任医师、徐丹主任医师、尚国印副主任医师等专家共同商讨治疗方案。经过反复评估论证,团队一致决定为患者行内镜下胃造瘘手术。

  手术由尚国印副主任医师实施,姜淼副主任医师配合消毒并局部麻醉。鼻胃镜(5.9mm)经由已经明显狭窄的食管插入胃中,选择腹壁上胃镜透照的最亮点为穿刺点,将胃壁固定器垂直穿刺入胃腔内。缝合固定胃壁与腹壁后,将配好持撑套的穿刺针垂直刺入胃内,内镜直视下确认持撑套的前端到达胃内,拔去穿刺针留下持撑套,并沿持撑套插入胃瘘用导管,将头端水囊注水后轻拉导管,确认水囊紧贴胃壁,将固定板向腹壁侧牵引并固定。两位医生术中配合娴熟,定位精准,在2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这台胃造瘘手术。术后,于某能够通过造瘘管摄入营养,体重逐渐回升,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徐洪雨教授介绍,针对因疾病导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胃造瘘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传统胃造瘘手术创伤较大,恢复周期较长,而内镜下胃造瘘术则以其微创、安全、恢复快的优势,逐渐成为临床上的首选。

  作为黑龙江省率先开展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医疗机构之一,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在徐洪雨主任的带领下,长期专注各项内镜下的微创诊疗技术,目前已开展ERCP、ESD、EMR等多项内镜技术。未来,科室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幸福。(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