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四院心脏预防与康复中心:肿瘤术后心脏康复——重启生命活力,守护心脏健康
2025年04月18日 16:3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18日电(刘璐) 肿瘤术后患者常面临多重健康挑战,尤其是心脏功能的维护与康复。由于化疗、放疗及手术本身可能对心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如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放疗对心肌的潜在影响),加之肿瘤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的虚弱状态,心脏康复成为恢复整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今天,我们通过真实案例,带您了解心脏康复如何帮助肿瘤术后患者重启生命活力,重拾健康信心。  

  病例回顾:肿瘤术后患者的心脏挑战 

  焦先生(化名),67岁,是一位直肠癌术后20余年的患者,5年前因直肠癌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他一直规律随访,癌症病情稳定。然而,1年前,他开始出现阵发性心悸,心跳增快,伴有胸闷、乏力、大汗等症状,甚至出现头晕、眼前黑朦等不适。起初,焦先生并未重视,但症状逐渐加重,频率增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过多次住院检查,焦先生被诊断为冠心病,并伴有高血压(最高收缩压可达220mmHg)、腔隙性脑梗死及阵发性室上速等心脏问题。尽管接受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及药物控制,胸闷、乏力症状仍时有发作,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最终,焦先生慕名在哈医大四院就诊,接受了全面的心脏康复评估。  

  通过详细的评估,包括评估心肺功能的金标准(心肺运动试验),找到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由于肿瘤术后,患者不敢进行科学的有氧运动,导致了运动耐力重度减退,肺功能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和小气道功能减退。找到了原因,焦先生随即接受了心肺运动测试制定的有氧方案:第一周开始步行训练,每次开始前进行5分钟热身,步速建议2km/h,运动时间持续至少10分钟,结束后进行5分钟拉伸运动。以后每周将每次运动时间增加5分钟,循序渐进增加强度,直至步行时间达 30 分钟, 加上运动前后的5分钟-10分钟,每次运动时间40分钟~60分钟,建议每周有3-5次的有氧运动,运动目标心率心率范围71-74次/分。地中海饮食改良版:低钠高钾、Ω-3脂肪酸强化摄入,配合辅酶Q10营养补充。正念减压训练:每周3次冥想结合呼吸引导,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改善40%

  3个月后焦先生复查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提示运动耐量明显改善,从一开始重度减退到现在的中度减退,肺通气功能也有了变化。医生询问后,焦先生自诉日常活动没有不适了,轻便的家务活可以做了,之前随时会出现的胸闷乏力症状也消失了。通过这次复查,焦先生的居家运动训练也有了变化:步行速度提高到3.5km/h,每次可以运动到自己觉得微微发汗的程度,运动目标心率心率范围72-80次/分。同时这次运动方案增加了抗阻力训练(哑铃、提踵)。

  心脏康复:肿瘤患者的“第二生命线”

  不同于传统治疗,心脏康复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重建机体平衡,其核心价值在于:

  重启生命活力的四大阶梯

  黄金窗口期:

  术后2-4周启动康复评估,利用6分钟步行试验量化心肺储备。

  个性化运动处方:

  低风险患者: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椭圆机等)

  高风险患者:采用间歇性低强度训练(运动/休息=1:2)

  营养精准调控:

  制定“红黄绿灯”膳食清单:

  绿灯食物:深海鱼(富含EPA/DHA)、深色浆果(抗氧化)

  黄灯食物:精制碳水化合物(需限量)

  红灯食物:加工肉制品(含亚硝酸盐)、高盐零食

  智能穿戴辅助:

  使用具备ECG监测功能的智能设备,实时预警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让生命重新起搏

  焦先生的故事并非个例。国际肿瘤心脏病学会(IC-OS)最新指南指出,规范的肿瘤-心脏联合康复可使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18%。

  给肿瘤患者的三个行动建议:

  术后或接受放化疗的患者1个月内完成首次心脏功能筛查

  建立包含肿瘤科、心内科、营养师的多学科随访档案

  加入“心脏康复日记”计划,记录每日症状、运动及情绪变化

  心脏康复不是简单的“恢复训练”,而是通过科学干预重新校准生命节律。正如焦先生所说:“曾经以为战胜癌症就是终点,现在才明白,守护心脏才是真正的新生。”

  科室介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脏预防与康复中心,是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依托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一所致力于心血管疾病预防、评估、治疗、康复的一体化医疗中心。心脏预防与康复中心设有基础评估室、心肺评估室、体外反搏室、运动治疗室、健康宣教室,从“药物、运动、营养、戒烟、心理”五大方面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指导。中心旨在帮助更多心血管疾病人群,新冠后遗症人群,亚健康人群等提供专业的心脏康复咨询、制定个性化治疗处方、日常生活健康指导等服务,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联系方式:0451-85939142

  专家简介

  李  阳

  心脏预防与康复中心主任 

  心内科五病房副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

  擅长冠心病尤其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各种复杂病变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及心内科疑难疾病和急危重症的诊疗。专长于心脏预防与康复治疗。

  学术地位:

  美国心脏超声学会会员

  日本循环器协会会员

  中国心脏联盟基层居家心肺预防与康复委员会常委

  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脏重症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