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14日电(田晓慧)“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份手稿记录了赵毅敏在绥芬河从事交通联络工作的情况,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掩护几十名六大代表和革命志士从绥芬河安全入境。像赵毅敏这样在绥芬河工作过的地下交通员还有很多,他们默默战斗在中共隐蔽战线上,在红色国际通道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谱写了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红领巾讲解员孙裕坤正生动的讲述着英雄人物用生命守护信仰的火种,让这段镌刻在边境线上的隐秘传奇,化作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永恒光芒。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在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4月11日,绥芬河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双方合作协议,依托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国家安全教育展馆的红色资源,联合市委办公室、教育局、国家安全机关共同开展“红色通道续文化薪火 国安铁盾护精神家园”活动,哈工大“政青春”宣讲团成员、绥芬河中小学生代表20人在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现场参加活动,哈尔滨市南岗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各学校共10000余名学生和绥芬河市13所中小幼学校9800余名师生通过直播,线上线下共同参加活动,感受国家安全的永恒守护,思考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活动共分为通道•生命——地下交通员的英雄史诗、通道•记忆——发展中的国家安全演变、通道•未来——新时代的文化安全使命三个篇章,结合绥芬河特色和展馆内文物,阐述了各个阶段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的时代内涵,树立维护文化安全的使命感。

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开馆以来,始终立足红色资源优势,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研学活动超千余场。2024年12月,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获评为黑龙江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展馆研学思政课从单向讲解到如今通过深挖红色资源打造主题化叙事,融入沉浸式体验实现从被动参观到主动思辨、知行合一的课程升级,积极面向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开展红色主题的“大思政课”教育系列研学活动。此次大中小学思政课活动构建了 “历史—现实—未来” 的时空对话,让学生们了解到,红色通道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灯塔,激励学生们像先烈守护红色通道一样,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