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黑龙江方正县打造北方高寒地区绿色发展样板
2025年04月10日 18:18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10日电(刘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一片曾因历史遗留矿山而满目疮痍的土地,如今披上了绿装。方正县通过"债券融资+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创新模式,提前6年完成43处废弃矿山修复任务,治理面积达141.89公顷,成为哈尔滨市首个全面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区县。这不仅创造了哈尔滨市矿山生态修复的“方正速度”,更打造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示范样板。方正县不仅提前6年完成省级治理任务,更以先行者姿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振兴提供鲜活样本。

  该县用科技赋能破解治理难题。高纬度地区矿山生态修复一直是行业难题。方正县八林班屯矿区曾因岩体裸露被称为“生态伤疤”,如今却与原生地貌相似度达90%以上。这得益于当地引入的“寒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体系”和“类基质喷播技术”,通过无人机航测、三维建模等科技手段精准定位问题区域,植被成活率提升至80%。“过去这里寸草不生,现在连野生动物都回来了。”当地村民感慨道。

  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协调,帮助方正县争取到978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并指导建立“四级监管责任体系”,确保修复工程科学推进。“我们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创新,但必须守住生态红线。”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县“刚柔并济”压实企业责任,对于13家有责任主体的废弃矿山企业,方正县采取“普法教育+信用监管+司法联动”机制。通过逐户约谈、以案释法,企业主们深刻认识到“谁破坏、谁治理”的法律刚性。某矿业公司负责人坦言:“公益诉讼追缴赔偿金的案例让我们警醒,现在边开采边治理已成常态。”目前,13家企业累计修复矿山14.85公顷,治理率达100%。

  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推动建立“矿山生态修复”基金制度,将矿山生态修复与采矿权延续挂钩。方正县10家矿企足额缴存基金652.43万元,从源头倒逼“绿色开采”。

  该县建长效监管筑牢生态屏障,为巩固修复成果,方正县制定《矿产资源生态修复四级监督管理制度》,每季度对生产矿山开展全覆盖检查,并对修复滞后企业约谈整改。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其纳入全市生态治理典型案例库,计划推广“方正经验”。“生态修复不是终点,而是绿色发展的起点。”方正县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探索“修复+产业”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从“生态痛点”到“治理样板”,方正县以创新实践交出一份高寒地区生态修复的高分答卷。方正县政府县长周泉介绍,下一步,将聚焦生态产业化,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把修复成果转化为惠民富县的绿色引擎,为北方高寒地区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