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密山市精准施策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2025年03月22日 19:2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22日电(张晓杰)在祖国东北边陲的密山市,一场覆盖全市1.9万名党员的“强基铸魂”工程正在深入推进。作为拥有265公里边境线的口岸城市,黑龙江省密山市立足区位特点,通过分类施教、数字赋能、严管实考三项举措,构建起立体化党员教育管理体系,让边境党旗在兴凯湖畔高高飘扬。

  “参加完市里组织的电商培训,我们合作社的鸭蛋通过直播卖到了北上广!”白鱼湾镇入党积极分子、网络主播“鸭蛋姐”兴奋地指着手机后台数据说。她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密山市充分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业产业特色,创新性地建立起“需求清单+课程菜单”机制。工作人员深入各个领域,与党员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发展需求,据此将党员细分为农村、机关、“两新”、流动等6大类8小类,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发展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村级基层党校课堂上,农技专家现场演示无人机植保技术;机关党员走进政务服务大厅,开展“换位体验”教学;边境村党员沿着红色教育边防路线,聆听着先辈们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在界碑前重温入党誓词。针对流动党员依托微信群开设“云端课堂”,通过直播授课、录播回看等方式,让2200余名外出务工党员实现“离家不离学”。针对流动党员,密山市依托便捷的微信群开设“云端课堂”。通过直播授课、录播回看等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2200余名外出务工党员即使身处异乡,也能同步参与学习,实现“离家不离学”。年初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定制化培训51场,参训党员达5000余人次。

  在密山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党员学习数据。“过去组织集中学习,边境村党员要赶二三十公里路,路途遥远不说,还耗费大量时间。现在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延伸到村,学习效率大幅提升,提升了60%。”教育中心主任张立煜边说边熟练地演示平台功能。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技术为党员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

  该市依托“龙江先锋”党建云平台资源,创新开发“密山先锋”微信小程序,设置“每日一学”“在线测试”“微心愿认领”“友情链接”等功能模块。裴德镇青年村党支部党员李娜通过平台“点单”,成功跳转到东北农大教授的线上畜牧养殖课程。她兴奋地说:“这个平台太方便了,让我们能够接触到最专业的知识,对我们发展养殖产业帮助太大了。”据统计,平台上线多年累计访问量突破10万次,党员参学率从70%大幅提升至85%。数字赋能,让党员学习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构建起全新的学习生态。

  “未完成必修课的党员,系统会自动统计发送提醒。”在黑台镇党委会议室,组织委员孙航正在通过党建云平台查看学时进度。该市建立“红黄蓝”预警机制,将32学时年度培训任务分解为季度指标,对进度滞后党员实行分级预警。

  在考核评估方面,密山推行“三考三挂钩”制度。考勤情况与民主评议党员挂钩,考试成绩与“两优一先”评优评先挂钩,实践成果与党员干部选拔任用挂钩。这一制度的实施,让党员们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当壁镇三梭通村党支部书记王吉财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培训要真学真考,来不得半点马虎。去年我们村有2名党员因测试不合格被取消评优资格,这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大家的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通过严管实考,党员教育的实效得到了有力保障。

  教育管理质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发展上。依托党员教育培训成果,密山市组建32支“党员先锋队”,在边境管控、兴边富民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2024年,边境乡镇党员带头联合十五连郝家屯哨所战士、十四连振兴哨所与边境派出所开展联合执勤行动20次,出勤超100人次,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60余件。

  “我们把党员教育作为强边固防的基础工程来抓。”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玉红表示,下一步将深化“课堂+现场”“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打造中俄边境党员教育特色品牌,为筑牢祖国东北安全屏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