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17日电(刘璐)近日,哈医大四院心内六病房董玉梅主任团队成功完成首台FLEX左心耳封堵术,为一名70岁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病史的患者解除了中风危机。该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医院在房颤卒中预防领域迈入精准微创治疗新阶段,也为房颤患者带来福音。
三个月前,患者因房颤就诊时被发现左心耳内存在血栓。房颤患者的心房无法规律收缩,血液易在左心耳淤积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引发脑梗等致命栓塞事件。尽管患者接受了规范抗凝治疗,但长期服药存在出血风险,且无法根除血栓隐患。经多学科评估,董玉梅主任团队决定为其施行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微创介入方式“封堵”血栓源头,从根本上降低中风风险。

术中,经患者股静脉建立通路,将FLEX封堵器精准输送至左心耳开口处。通过超声和影像实时引导,封堵器如一把“生命保护伞”完美展开,彻底隔绝血栓逃逸通道。手术仅耗时1小时,术后恢复良好,次日即可下床活动。
左心耳封堵:房颤患者的“防栓利器”
据统计,房颤患者中风风险是常人的5倍,而90%的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源自左心耳。传统抗凝治疗需长期服药,可能伴随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风险。“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微创技术一劳永逸解决隐患,尤其适合抗凝禁忌、出血高风险或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董玉梅主任介绍:“这项技术既能有效预防卒中,又显著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是房颤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作为省内心血管疾病诊疗高地,哈医大四院心内六病房长期深耕心律失常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此次首例FLEX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展现了团队在三维影像引导、微创介入操作和围术期管理方面的综合实力。FLEX封堵器凭借其“自适应锚定”设计,能更好贴合不同形态的左心耳,降低残余分流风险,进一步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和远期效果。
董玉梅主任表示,未来科室将继续推广左心耳封堵等创新技术,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临床实践。为房颤患者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助力更多家庭远离卒中威胁。
专家提醒
房颤被称为“隐形杀手”,患者常有心悸、气短等症状,但部分人无明显不适。建议60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尤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者,应尽早筛查房颤。一旦确诊,需及时评估卒中风险,选择最佳防治方案。生命无价,预防先行!
心内六病房咨询电话:0451-85939362;1566379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