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12日电(高军震 周芷含)手既是人体优美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率最高的器官。手指缺损为人们的生活与心理带来巨大影响。然而,手指全形再造术的出现,以“移花接木”的方式补偿患者抓握能力,为无法再植的手指缺损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与希望。
近一个月以来,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手外科一病区已采用手指全形再造术让6位患者的缺憾得到了弥补。日前,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手外科一病区医生徐强接诊了一位受咬伤而左手食指第一节离断的20岁患者。患者手指自指甲根部离断,缺损长度约一公分,血管坏死,不满足再植条件。于是,经过两次防感染清创手术,手外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刘继宇与医生姜龙、徐强一同为患者行手指全形再造术。术中,医生们从患者右足趾设计、切取、修剪带有肢体动脉的拇甲瓣,移植于缺损处,通过吻合三根直径0.4mm血管、重建多条神经并固定骨折重塑缺损手指,再以自体皮移植修复足趾。目前,患者足趾、食指形态、皮肤颜色较健侧指体无异,手指抓持力、触觉、指甲、指纹恢复良好,接近正常。
手外科一病区医生姜龙表示,全形手指再造术是建立于传统手指再造理念之上,对于术者的超显微技术与审美的高度融合有着高要求,利用拇甲瓣来修复手指,以达到外观基本接近正常手指的目的,并能够做到精准修复,缺多少、补多少,以相同组织修复相同组织。另外,全形手指再造术不仅适用于受外伤断指的患者,还可以为疤痕挛缩畸形的患者解决困扰。
最近,13岁的小博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向手外科一病区医生徐强讲述了手指无法屈曲的困扰。近半年以来,小博因外伤手术治疗后康复不充分,从而疤痕挛缩致左手食指一直“蜷缩”,较健侧短小近一半长度,拿笔写字对他来说都是十分艰难。经过详细讨论,手外科一病区医生团队决定行疤痕松解术结合全形再造术恢复手指形态及功能。术中,手外科一病区副主任聂广辰手术团队为小博进行疤痕切除、松解屈肌腱及血管神经,同时,对照健侧手指长度,于右足趾设计、分离解剖带有血管神经的拇甲瓣,覆盖于缺损创面后,以克氏针固定并精细吻合血管、神经。目前,小博正在恢复中,手指形态优美。
手外科一病区副主任聂广辰提示,有效的康复锻炼对再造手术的疗效起到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可能会不敢活动手指,或者认为“手功能会随着伤口愈合而自主恢复”,从而在等待、犹豫中错过手指康复锻炼的好时机。手指再造术后大多需要固定较长的时间,加上疼痛、肿胀等因素,延迟手指、手腕关节的主动运动。只有术后积极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疤痕增生、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达到更好的治愈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