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诊疗中心专家:生活方式的重塑才是慢性病防控和科学减重的真谛
2025年03月12日 10:33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12日电(李晓晖 安晨菲)当下,肥胖已成为突出的健康问题,困扰着众多国人。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这一行动基于对国民健康大数据的深度剖析和专家团队的科学研判,聚焦肥胖问题,旨在通过系统性、持续性干预,有效遏制肥胖率上升趋势,全方位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今天,让我们走进王先生的真实经历。他曾在肥胖的困境中挣扎,又如何在科学方法的帮助下重获新生。通过他的故事,一同深度探寻慢性病的防控和体重管理科学方法。

  31岁的王先生(化名),从小就被肥胖问题困扰。一直以来,他对饮料情有独钟,基本不喝水,一顿饭甚至能喝4-6罐饮料,也特别喜欢吃零食和冰激凌。从初中时的170斤,到高中的190斤,再到大学毕业时的240斤,参加工作后的王先生更是不注重健康管理,体重不断增长最终达到了318斤。沉重的体重让王先生的生活举步维艰,行动不便,还常常遭受异样的眼光,这使他内心极度自卑。尽管尝试过多种减肥方法,却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他来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诊疗中心,希望医生帮助其改变现状。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中心的徐东升主任迅速组织专业团队,为王先生开展了全方位、精细化的检查与评估。当时,体重高达318斤的王先生,血糖指标也亮起了红灯,这样的身体状况迫切需要进行体重管理。

  考虑到王先生的特殊情况,医院不仅为他安排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全程跟进指导,还配置了一对一体重管理师。在医护团队的耐心讲解与悉心照料下,王先生积极配合各项安排。仅一周时间,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控和适度的运动辅助,成功减去体内多余水分,体重下降了8斤,身体各项指标也达到减重手术要求,顺利跨越了手术的第一道门槛。随后,徐东升主任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为王先生成功实施了减重手术。术后,王先生身体逐步恢复并出院。

  然而,出院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健康管理的新开始。健康管理师为王先生提供一对一的术后指导与健康管理服务。深入了解王先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偏好,为他精心制定专属健康饮食食谱,还每日监督王先生的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定期回访,及时调整管理方案。在这样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下,王先生逐渐认识到减肥的本质并非简单的减轻体重,而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他感慨地说:“现在我每天吃饭都会计算热量,曾经爱不释手的零食也基本不碰。这里的医护人员不仅让我真正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更让我养成了自律的生活习惯。我对达到理想体重充满信心,感觉生活的自信又重新回到了我身上。”

  徐东升介绍,减肥的核心在于制造热量缺口,即摄入热量低于身体消耗热量,促使身体动用储存脂肪供能,从而实现减脂。但这绝非意味着要过度节食,合理控制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才是关键。一般而言,每周减重0.5-1千克是较为健康且可持续的速度,过快减肥可能引发身体营养不良、代谢下降、免疫力降低等诸多问题。

  那么,究竟该如何科学控制体重呢?徐东升主任提醒大家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关注食品热量,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都含有一定热量,学会查看食品营养成分表,了解常见食物热量值至关重要。比如,一瓶500毫升的可乐热量约为215千卡,而100克黄瓜热量仅16千卡。清楚食物热量后,我们就能更合理地选择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热量。

  二、改变意识是关键,树立正确观念

  减肥和体重管理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内心深处重视健康,摒弃“胖点无所谓”“明天再减肥”等错误观念。将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习惯,而非短期任务。

  三、学习健康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饮食应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摄入。例如,早餐可选择全麦面包、鸡蛋、牛奶和一份水果;午餐以糙米饭或全麦面条搭配蔬菜和瘦肉;晚餐适量摄入蔬菜、豆腐等。

  四、放慢饮食速度,享受用餐过程

  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消化吸收,还能让大脑及时接收饱腹感信号,防止进食过量。研究表明,吃饭速度快的人肥胖风险比细嚼慢咽者高出数倍。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用心感受食物味道,享受用餐过程。

  五、适度运动不能少,提高热量消耗

  运动是减肥和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手段。每周应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适当结合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每天抽出30分钟进行简单运动,长期坚持也会有显著效果。

  告别肥胖困扰,不仅是为了塑造更美好的外在形象,更是为了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拥抱充满活力的人生。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毅力,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向着健康人生大步迈进,遇见更好的自己。(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