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寒夜鏖战,勇闯滨洲线“硬骨头”
2025年03月05日 16:2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5日电(徐茂东)3月4日21时35分,呼伦贝尔海拉尔区,寒风刺骨,气温低至零下25摄氏度。齐齐哈尔机务段“黄继光号”机车组的秦可和张明驰,驾驶着载重3000多吨的40912次列车,缓缓驶出海拉尔东站,踏上了风雪夜战滨洲线的征程。

  1小时25分钟后,列车稳稳停靠在免渡河站五道。根据车站要求,他们需在此加挂2000多吨货物,随后驶向三间房方向。

  “明驰,你负责补砂,我来检查机车。”简短分工后,张明驰背起两袋重达40余斤的机砂,顶着刺骨的寒风,沿着起车线路一步步铺垫砂路,以减少车轮空转的风险。秦可则值守驾驶室,在张明驰完成铺垫砂路后,秦可立即投入到检查机车作业中,从驾驶室到机械间,从车钩到撒砂装置……每一个部位都细致检查,做到不丢不漏,确保机车质量万无一失。

  一切准备就绪,清脆的鸣笛声响彻寒夜,宛如冲锋的号角,列车缓缓启动。在提速的关键阶段,监控器不断发出“空转”报警,尖锐的提示音仿佛是紧张氛围的催化剂。秦可神情严肃,手中紧握主手柄,脚踩撒砂踏板,沉着冷静的精准调整操作。最终,将列车速度稳定在了27km/h。“主断合、主断分灯灭”“尾部出岔”,洪亮且坚定的呼唤应答声在驾驶室内不断回荡,驱散了初春夜的寒意,也宣告着机班成功闯过了第一个难关。

  免渡河站是滨洲线上的“硬骨头”。车站上行出站仅300多米便是电分相区,机车必须在300至400米的距离内,将重达5500多吨的列车从静止状态提速至27km/h,同时不能超过30km/h的侧线道岔限速。这一操作被乘务员们形象地称为“旱地拔葱”——既不能因速度不足导致列车在分相区内停车,也不能因速度过高引发撞线排风停车。而在冬季,严寒和风雪使得车轮与钢轨的粘着力降低,机车极易发生“空转”,稍有不慎便可能功亏一篑。

  列车一路向三间房方向驶去。秦可和张明驰始终保持着高度专注,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经过7小时46分钟的鏖战,列车终于安全抵达目的地。尽管脸上略显疲惫,但二人的眼神中依旧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天空鱼肚泛白,列车呼啸疾驰。随着货运量不断增加,无数铁路人日夜奋战在运输生产前线。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无私的奉献,为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保驾护航,也为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这条钢铁长龙上,秦可和张明驰只是众多哈铁人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正是中国铁路人坚守与担当的真实写照。(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