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森工农垦油田
首页森工农垦油田
从“老标杆”到“新战绩”:井下作业先锋的蜕变
2025年03月04日 18:1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4日电(刘琰)这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队伍——现有员工21人,其中青年员工11人,青年比例占52.4%。也正是这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队伍,在大庆油田连续油管领域保持着质量最好、效率最高、技术最强等多项纪录,被评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这是大庆油田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团组织。

  这是一支有着辉煌历史的队伍——建队以来,始终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光荣传统,在行业内当标杆、站排头、创一流。曾荣获集团公司金牌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班组,油田公司金牌队、先进集体、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等许多荣誉,被油田公司命名为“永争一流的井下作业班”。

  它就是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作业二大队连续油管4队,其前身为采油二厂四矿修井队,1964年划归井下作业指挥部,1966年命名为作业四队,1980年更名为作业九队,1987年更名为作业204队,2020年更名为连续油管4队。“建队60多年来,小队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我们始终以服务油田为己任,不断适应发展需要,敢于站排头、当尖兵,创造了骄人的成绩。”连续油管4队党支部书记秦学庆说。

  早在会战时期,这支队伍就以“攻坚啃硬、能征善战”而著称。“1966年,在‘百口油井分层配产’大会战中,作业四队人以不屈不挠的精神,率先实现了施工过程‘五个不’,井场‘四不见’,创出了分层配产高水平,被誉为‘配水尖兵’。”秦学庆介绍说,“上世纪70年代,围绕‘攻坚啃硬、再夺高产’的油田开发方针,在大规模的油井压裂会战中,不断完善压裂工艺,积极推行压裂施工成龙配套、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施工程序,以顽强的斗志创出了骄人战绩,先后被原石油部授予‘优质高速作业队’‘全国石油工业战线红旗单位’,能源部先进集体,省先进班组、标杆单位。此后,连续20多年被市(局)和油田公司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党组织’……”

  进入新世纪,该队与时俱进,创新思想观念,以“炼硬功、共协作、同荣辱、创一流”的文化打造团队,以“质量求生存,品牌求发展”的理念凝聚力量,在全队形成了学文化,练本领,刻苦钻研的学习氛围;平等关爱,理解尊重,相互支持的协作氛围;队兴我兴,风险共担,为荣而战的进取氛围;不甘落后,顽强拼搏,勇创一流的争先氛围,为“老标杆”注入了新的内涵。2004年,该队荣获集团公司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系统银奖,2010年荣获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银牌队,2012年被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授予工程技术金牌队。

  “近年来,连续油管4队主动适应大队发展新要求,率先完成了队伍施工模式转型,率先试点‘三划分、五定置’安全工作法,为其他队伍顺利转型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提供了重要参照。”队长王威说。

  这支作业队是大庆油田第一支从常规作业队转型连续油管作业队的队伍。他们的转变,意味着油田井下作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这支“老标杆”,不惧“变化”。

  转型成功后,连续油管4队依旧以“老标杆”的底气,书写着新的“战绩”:2021年4月份,我们队成功应用连续油管完成一口油井试油压裂前通洗井、首段射孔作业,最深下入深度5175米,进入水平段2425米,创造出大庆油田连续油管超深水平井作业深度、水平段长度两项新纪录。2022年3月份,随着我们的工具顺利起出井口,葡190-扶平1井全井压裂施工结束,宣告大庆油田首次利用连续油管技术改造超1300米水平段,单井单套工具实现94段射孔压裂改造成功。该井的成功,标志着大庆油田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一次次突破,一桩桩“战绩”,让人们看到了这支“老标杆”正在焕发新的生机,生出“新芽”。

  “每一次成功,每一项荣誉,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从基础、制度、细节入手,从统一思想认识和规范自我行为入手,继续发扬队里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难、勇于争先,抓住机遇、突破挑战,坚定不移地向着助力油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让青年文明号旗帜永不褪色。”王威坚定地说。(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