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3日电(刘娟)3月1日,大庆钻探钻井一公司首届“精‘打’细‘算’”钻井队成本分析大赛决赛现场气氛热烈,12位钻井队长同台“打擂”,展示各自节约挖潜新举措,拿出真本领,展现新实绩,赛出新风采。
举办钻井队成本分析大赛,是该公司“铁军杯”提质增效劳动竞赛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载体,旨在将精打细算的成本意识渗透到每一支钻井队,传递给每一位员工,营造出人人争做科学分析、事前算盈的明白人,队队争当精准施策、创效增收的领头雁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扭亏增盈蓄力赋能。
本次大赛的核心内容是聚焦基层队整体成本管理情况分析、单项成本分析、单井成本分析等方面,凡是能够体现出节约挖潜的工作都可以纳入到分析范围。参赛选手们深入查找成本管控工作的“潜力点”和“增长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精准梳理、细致提炼,确保数据准确,分析透彻,为公司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赛场上,各位选手思维严谨、逻辑清晰,分别针对日常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精准分析了各自队伍的成本构成、关键要素、应对措施及实施效果。
20100钻井队鼓励员工勇于创新的同时,强化算账意识,将成本效益观念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干标准活、干精细活、干效益活。他们把“事前算盈”作为关键,通过分析钻井工程设计,分解成本控制指标,做好日常成本统计与分析、施工数据监控与管理等,做到对每一笔支出都心中有数。施工结束后,认真开展复盘分析,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超支项目,进行深度剖析,找出问题根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和管理方法,实现自我提升。在全队的努力下,他们1月份的成本节余位居公司前列,并荣获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15160钻井队秉持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的理念。在他们看来,化繁为简绝非偷懒少干活,而是精准发力,把力气用在最能赚钱的刀刃上。他们强化周期成本管控,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成功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省了成本开支。在隐患排查与处理上,采用大班交接隐患的方式,将隐患明确分配到具体岗位,在生产前就把潜在风险消除,确保生产安全。不断调整参数,密切工序衔接,减少等待时间,有效降低了因等停带来的成本增加风险。在他们的精打细算下,他们队1月份施工的4口井,边际利润大幅提升,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二等奖。
40133钻井队通过剖析成本构成、指标分解、研读设计、制定纸上钻井方案、预期成本目标等举措,算好“钻前账”。施工中,对钻头、钻井工具、 轨迹控制、井控费用、钻井液、套管甲供、水泥、驻队车辆保障、零星运费、动力费、电费、其他材料费、废弃液处理、安全环保、设备修理、机油液压油等费用进行严格管控。最终,他们在低效亏损的茂2区块扭转乾坤,实现了边际利润为正的历史性突破。
比赛结束后,15160钻井队队长姜涛说:“这次大赛特别有意义,它不仅是我们钻井队阶段性成果的‘汇报会’,也是比学赶超的‘擂台赛’,我们将会学习各队的宝贵经验,应用到施工中,为公司扭亏增盈做出更大的努力。”
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是钻井一公司改革后,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的关键期,面对着多重矛盾叠加、机遇挑战并存的复杂环境,全体员工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念,一方面,坚决做好效益“加法”,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另一方面,要做好成本“减法”,严格把控每一项开支。大家要精打细算,打好“铁算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赢“效益仗”。
截至目前,钻井一公司今年共开钻146口,交井140口,进尺21.6万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