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3日电(裴宇 王玉)在采油五厂第七作业区,有一支由31名女员工组成的“女子班组”——集控班。她们平均年龄39岁,却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数智油田建设中书写了令人瞩目的篇章。
2021年10月,集控班正式成立。她们肩负着全区配注系统8座配注站、16座注入站、904口注入井的数智化管理工作,锚定“数智油田”目标,坚持自力更生、大胆创新,率先实现了配注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在油田公司中达到了领先水平。
“我们要让三采插上数字翅膀,让数字助力三采腾飞。”这是集控班班长孙红霞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带领下,集控班从最初的“只监不控,有人值守”模式,逐步实现了“集中监控、无人值守”的数字化跨越。通过整合站场生产数据、优化组网配置、升级控制功能,首创了配注系统实时监控平台。如今,由单一服务器即可监控站场所有设备及参数,监测重要点位2947个,设备参数19934个,实现了配注系统实时调控、注入设备远程启停。
在技术创新方面,集控班更是不遗余力。她们联合数字运维中心进行攻关,历时百天耗费2000多个小时“鏖战”,成功研发了清水母液串级控制技术,把注入井远程自动调控这一梦想变为现实。首创水母联调注入技术,自主开发了四个功能模块,实现了水追母液智能联调。目前,已完成13座注入站698口注入井的水母联动控制,年节约流量异常巡检时间11863小时,配比波动控制在±3%以内,实现注入浓度精准调控,提高采收率达到12个百分点以上。
在安全管理上,集控班也毫不松懈。她们建立“生产调控、视频监视、运行调度”全天候、无死角的立体监控网络,达到24座配注站场集中监控全覆盖。高低压报警和分级报警技术,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管线穿孔、冻堵情况,建立了“1311”高效管道失效治理机制,即穿孔10分钟内通知、30分钟现场核实、1小时确认漏点、1天内完成治理。自应用以来平均年发现并解决问题3700余次,准确率达到94.8%,真正做到“盯住屏幕一个点,管理前线一大片”,保证了现场安全时时受控。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第七作业区集控班秉持“足下永是起跑线”的优良传统,团结协作,锐意进取,踏实苦干,走出了一条岗位奉献、巾帼建功、不断攀升的奋斗轨迹。近年来,她们通过“四个一”培训举措,不断提升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塑造出基本功扎实、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队伍特质,站内涌现出工人技师4人。多次获得“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十强班组、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