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26日电(记者 刘璐)伴随着亚冬会主火炬塔缓缓熄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月14日晚在哈尔滨圆满落下帷幕。这场精彩绝伦的冰雪体育盛会背后,凝聚着无数工作人员的心血与汗水,“火焰蓝”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力量。从开始筹备到赛事闭幕,来自哈尔滨消防救援支队的安保力量从开闭幕式、冰上项目、雪上项目、社会面防控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投入执勤力量800人,全方位守护亚冬会,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 “满分” 答卷。

全方位保障 筑牢安全防线
“我们前期先后前往北京、成都、杭州3个城市考察学习大型赛事消防安保工作,将省外经验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形成具有“冰城”特色的消防安保举措。”亚冬会后方指挥部指挥助理丁平如是说。

丁平是哈尔滨市消防指挥中心主任,在这次亚冬会消防安保工作中主要参与负责哈尔滨全社会面火情接警及人员调派。他表示,为了更好完成亚冬会的安保任务,指挥部创新设计“云上”亚冬会安保指挥调度体系框架图,实现了一个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的实施调度。同时,确定涉赛场馆、驻地周边500米范围为核心区域,对区域内各类场所逐一开展检查,建立隐患清单,提升火灾防控能力。做到全力确保场内“秒级响应、无感处置”,场外“隐患清零、安全稳定”。

“闭幕式结束的那一刻,我们都有一种成就感,大家都在鼓掌。”作为已经从事消防工作近20年的老将,丁平觉得能够助力亚冬会在家乡成功举办,内心特别激动。
与丁平同样激动的还有她的妻子赵莹。作为哈尔滨香坊区消防救援大队监督员,赵莹在亚冬会期间任北大荒国际饭店消防安保指挥所组长,保障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
“2024年全年的工作主线就是对亚冬会相关场馆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2025年运动员入住后,我们更是每两个小时防火巡查一遍。”赵莹表示,消防与酒店、电力、燃气等部门形成合力,全力排除消防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爸爸妈妈,我看到闭幕式结束了,你们是不是成功了?”“成功了!”
春节前,丁平与赵莹为了更好投入亚冬会的安保工作,忍着思念将孩子送往海南外婆家过年。亚冬会闭幕后,孩子迫不及待地给丁平打来电话,听着孩子话语中满是期盼与兴奋,丁平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他欣慰地意识到,孩子虽远在4000公里之外,却同他们一样心系亚冬会,为家乡的荣耀而欢呼雀跃。
践行“火焰蓝”担当 确保“万无一失”
开幕式上,当分会场冰雪大世界的烟花闪耀夜空,夜幕下,78名消防员正坚守在零下20℃的消防阵地。“为了保证烟花燃放后没有遗落的火种,消防员身着灭火战斗服驻守在焰火“安全圈”内,随时进行巡查。”王梁是火炬燃放指挥所指挥长,从火炬传递、开幕式到闭幕式,他都坚守在消防一线。

王梁表示,亚冬会主火炬点燃及熄灭是亚冬会举办的关键环节,前后共开展了8次演练和临机设情处置。从火炬塔的天然气管道流量到每个压力表的读数,再到每个工作按钮、每一个管路球阀的作用,这些数据都刻在他及队友的脑子里。“在主火炬的下方,有一个1.5米高的坑道,我们每两小时前往塔底进行巡查,开闭幕式时,我们更是全程坚守。当看到火炬点燃的那一刻,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眶都是湿润的。”
如今,冰雪大世界的主火炬“雪韵丁香”已成为哈尔滨的热门打卡地,它不仅是这场冰雪体育盛会的标志,更见证着荣耀背后“火焰蓝”的坚实力量。
以“零失误”标准护航冰雪赛场
“亚冬会开幕前期,我们进行了25次实战演练、7次固定消防设施测试、防消联勤21次。梳理出风险点位28类处,其中火灾风险点19类处,突发事件风险点9处。并通过研判分析后制定管控措施和处置预案……”尽管亚冬会已经闭幕,但哈尔滨冰球馆男子冰球竞赛场馆消防安保指挥所灭火助理马喆谈起竞赛场馆冰球馆的消防安保数据依旧脱口而出。

消防员马喆参加工作已经13年,火灾、台风、洪水……多年来,他在一个个险境中守护千家万户。如今,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他依旧坚持以“零失误”标准护航冰雪赛场。
“前线执勤人员使用热成像仪、测温仪对重点部位测温监控,观察有无异常部位。指挥所驻守人员利用496处场馆监控开展不间断远程巡查。”马喆表示,在人防与技防的配合下,竞赛场馆的消防安保更精准高效。
“这场冰雪盛宴的圆满落幕,既是终点,更是我们任务更替转身投入社会面火灾防控的新起点。”马喆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