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一院麻勇教授团队首次揭示GRINA调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作用及分子机制
2025年02月25日 16:53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25日电(于洪钧)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勇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肝病学期刊 《Journal of Hepatology》(IF:26.8)在线发表了题为 “GRINA alleviates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nduced apoptosis and ER-phagy by enhancing HRD1-mediated ATF6 ubiquitination” 的研究论文。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切除术、肝移植及失血性休克等过程中的常见临床问题,可导致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最终引发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然而,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麻勇教授团队首次揭示,内质网钙稳态调节蛋白GRINA在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表达异常,其水平与肝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机制研究发现,GRINA主要通过与E3泛素连接酶HRD1及内质网应激关键因子ATF6直接互作,促进ATF6的多泛素化降解,从而降低内质网应激及自噬的过度激活,维持细胞内钙稳态。本研究揭示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新机制,为评估肝移植及肝切除术后肝损伤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干预策略。

  本研究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勇教授作为独立通讯作者指导完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微创外科与肝脾外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单位。于洪钧博士、王超群博士、钱保林博士、尹兵博士、柯善嘉博士、白苗郁硕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麻勇教授长期致力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肝胆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并先后主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等10余项课题。(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