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14日电(伊丽娜)2月13日一大早,在距离哈尔滨市70公里外,为亚冬会保供的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双合输气班,输气工杨志辉开启了他的整点巡检。
凛冽的寒风在空旷的场站呼啸,一抹红色身影在交错的管道边、林立的设备旁穿梭,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处阀门、每一处伴热、每一处仪表,风声与设备的运转声在耳边回响。每一个精准记录,每一寸的仔细排查,都在保障着能源的稳定供应……

大约两个月前,亚冬会官方油气与清洁能源赞助商签约仪式在大庆油田举行。中国石油成为亚冬会官方油气与清洁能源赞助商,全力为亚冬会提供高质量油气与清洁能源。
黑龙江省日常天然气用量的99%来自大庆油田,本次亚冬会,大庆油田的天然气沿着纵横交错的管道脉络,日夜奔涌。它们汇聚到黑龙江地区各场馆,成为赛事运转的动力源泉,它们簇拥着主火炬,点燃照亮世界的冰雪之光。亚冬会期间,大庆油田向哈尔滨市日均供气350万立方米,全力保障供气安全。
亚冬会前夕,大庆油田就超前谋划、做足准备,从气源开采到加工处理再到管道输送,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控,开启了全方位保供模式。
采气分公司作为大庆油田天然气产量的“压舱石”,为确保亚冬会天然气供应,他们预留了调峰用气量,增加了井站日常检查频次,运用“9区25点”网格化巡检法,全面排查气井冻堵、设备故障,并部署了应急响应队伍。“我们时刻保持应急车辆待命,全力保障亚冬会期间天然气的平稳供应。”大庆油田采气分公司气田管理部副主任张喆说。

为切实加强亚冬会期间保供工作,采气分公司四站储气库精心谋划布局,值班干部带领岗位员工开展站场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对气井、工艺设备、辅助设备进行全面细致排查,严把重要岗位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前对阀门、仪表等自控设备进行排查,保障设备在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超前开展关键站场、关键设备预防性维护。
亚冬会期间,四站储气库干部员工坚守岗位,确保天然气开采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无忧。值班干部带头巡检,生产气井巡井由原来的一天一次升级为一天两次,集注站工艺巡检由原来的两小时一次改为一小时一次,通过科学调控、严密监控和快速响应,全力以赴为“绿色亚冬”添能助力。
作为大庆油田的供气主力,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在保供源头上抓住稳产增输主线,推行管道检修护一体化管理,同时综合考虑历年数据、气源、管网调配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运行组织,确保装置“稳产优产”、管网“全接尽输”,为亚冬会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
数九寒天里,天然气分公司2000余名一线干部员工坚守岗位,精确控制装置关键参数,加强2000余公里管道巡护,特别是近300处穿越铁路、涵洞等高后果区、高风险区油气管道,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就是要保障装置管网安、稳、长、满、优运行。
天然气分公司还结合往年用气变化及今年天气预测,提前开展用户需求调研,编制《亚冬会期间供气方案》,清晰量化每日各类气源需求量。“我们还推行实施了‘两案两图三曲线’‘三清五明一平衡’‘应急处置四步走’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开通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及时跟进需求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做到‘精、细、准、稳’供气。”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营销部主任魏洪战说。
可靠有效的应急保障是赛事平稳运行的“安全阀”。为此,天然气分公司提早储备应急抢修物资,成立了16支300余人次的应急抢修队伍,他们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应急拉练,进一步强化特殊节点应急组织、队伍抢险和极寒天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我们时刻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保证迅速响应,保障平稳供气。”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生产运行部主任张鹏飞说。
不仅如此,大庆油田还积极建立天然气“大保供”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天然气分公司哈大齐绥天然气运行维修协作协议单位常任主席职能,推动10家城市燃气企业在生产运行、应急救援、技术交流等方面资源共享、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天然气系统设备设施安全平稳,全力保障亚冬会期间能源稳定供应,让每一处角落都能量满满。
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如同温暖的火种,为赛事注入着源源不断的能量,而在赛场外,另一把“火种”也在城市间传递。
几天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庆油田“新时代铁人式标兵”、大庆油田工程技术部副主任张晶作为第55棒火炬手参加亚冬会火炬传递,“大国工匠”、大庆油田“新时代铁人式标兵”、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班长刘丽受邀观礼。
张晶说:“当火炬传递到我手中的那一刻,我感受到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就像一代代大庆石油人始终肩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责任一样。我将继续当好‘火炬手’,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直传递下去,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进姿态积极投身百年油田建设。”
保供亚冬会,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精准无误,每一项服务都要贴心到位,这也是大庆油田多名参加亚冬会相关工作员工的心声。从晨曦微露到夜幕深沉,从筹备的日日夜夜到赛事的精彩纷呈,“保供之路,有我们!”这是大庆油田对亚冬会最坚实的承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