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月21日电(王艳芳)正值一年最冷的节气“大寒”,1月20日凌晨3时整,在夜幕笼罩下的哈尔滨站,12名工作人员正在偌大的站场内进行设备检修作业。赵志祥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务段哈尔滨信号车间客场一工队的工长,他和他的工友们主要负责哈尔滨站信号设备维护检修工作。

今年冬天的“尔滨”格外繁忙,有回乡的游子、南方的游客,还有参加亚冬会的各国选手和观众。随着客流的激增,哈尔滨站作为春运和亚冬会铁路运输的枢纽站,保障信号设备运用状态,成了赵志祥和工友们最关注的事。
“进入春运后,哈站的车流一直只增不减。现在到了全年最冷的时候,我们在完成日常巡视、检查养护的基础上,重点对设备的‘防寒除湿’进行重点关注。主要采取设备内部放置除湿剂,外部罩上防寒被这种方式,保证信号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赵志祥说。

凌晨3时整,“天窗”命令下达。赵志祥一行12人开始在客场站内对哈尔滨站单号侧道岔转辙设备进行道岔检修作业。负责215号道岔的信号工温鹏生和赵志祥背着工具包快步来到215号道岔前,撤罩、开锁……有序细致地查看转辙机内部器件的状态。
“道岔检修是个技术活,项目多,标准高,容不得一丝马虎。”赵志祥单膝跪在石砟上,右手拿着白布条正小心翼翼地擦拭接点片。接点工作看似简单,但真正干起来力度很关键,力度小了没效果,力度大了就会造成动、静接点接触压力不够导致道岔失表。不一会的功夫,两人解决了设备缺点隐患。在最冷的天气、最冷的时间,两人的手冻得通红,睫毛和眉毛上也起了一层冰霜。
顾不上寒冷,赵志祥在股道间辗转腾挪、来回奔忙,在对205号转辙机进行检查时,他发现内部节点上霜了,立即拿起棉布进行擦拭,直到全部清理完毕。“箱盒内外的温差大,外面越冷,里面就越容易上霜,设备故障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检查时一定要注意。”赵志祥一边检查一边叮嘱工友。在职工眼中,赵志祥对这些设备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什么设备问题在他手中都能迎刃而解。

天窗作业已进入尾声,已在室外工作了1个多小时的他们没有因为寒冷而降低作业标准。在他们眼里,信号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们的生命安全,一丝一毫都不容忽视。(完)